“新春第一會”,安徽聚焦兩個“新”字

“新春第一會”,往往具有“把方向、定基調”的作用。
2月5日,農歷新年上班第一天,安徽“新春第一會”如期而至,大會的主題是“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聚焦兩個“新”字,這場高規格的“新春第一會”,傳遞出哪些鮮明信號?
實踐豐富、紅利巨大
翻看我國區域經濟版圖,安徽近些年的爭先進位有目共睹。奮進途中,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皖高峰”記者了解到,在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特別是兩者的同頻共振上,安徽有著豐富實踐,嘗到巨大甜頭。
有數為証。
先看整體情況。2024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43.6%、提高0.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16.1%、提高2.1個百分點。這兩組數據,是觀察科創與產業結合得緊密與否的有效窗口。
再看重點產業數據。過去一年,安徽汽車產量繼續保持40%以上增長、達357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94.5%、達168.4萬輛,產量均居全國第2位﹔集成電路產量增長47.4%,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81.4%﹔光儲產業綜合競爭力評價居全國第3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評價居全國第6位。
借用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來說,“安徽產業向新發力、向智而行,新質生產力發展脈動強勁。”
這種強勁的脈動,是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2024年,安徽經濟運行逐季向好——GDP增速一季度為5.2%,上半年為5.3%,前三季度為5.4%,全年則為5.8%,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台階。
省轄市方面,亦是如此。
合肥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科創能力居全國城市前7位,戰新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56%、居全國前列。去年全市GDP增長6.1%,四季度增長7.7%,總量居全國第19位、前移1位。
蕪湖立足制造業優勢,走“產業+科創”路子,梯次培育“三類企業”(有控制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和面向未來的科創型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與之相呼應的是,2024年,蕪湖邁入“5000億城市俱樂部”。
為何要“再強調”
“錨定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大會上,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擲地有聲。
有實踐、有紅利,為何要在“新春第一會”上再次強調“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據“皖高峰”記者觀察,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分別於2016年、2020年、2024年三次來安徽考察,三次都重點提及了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特別是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並要求安徽,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這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具體路徑,安徽有責任在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走在前列、做得更好。”安徽的許多干部、科技人員、企業家這樣說。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另一方面,“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發展格局,要求安徽一以貫之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從不久前披露的31個省份經濟數據來看,安徽經濟總量雖然歷史性地超過5萬億元,但距離前一位的湖南,仍少2000多億元。而相較於后一位的北京,僅領先不到千億元。
放眼長三角,上海成為我國首座“5萬億城市”,江蘇、浙江兩個“大塊頭”實現“大增量”。其中,江蘇經濟增量全國第一、浙江總量突破9萬億元。作為長三角的一員,未來,安徽如果不能“跑得更快”,與滬蘇浙的差距或將“越拉越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徽吹響“三個往前趕”沖鋒號:“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往前趕、各省轄市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
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正是“三個往前趕”的重要舉措。
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
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是一場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打贏這場比賽,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也要找准路徑。
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安徽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皖高峰”記者注意到,這其中,又以“培育高質量經營主體,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最為引人關注。
近年來,安徽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80%以上的省科技攻堅項目由企業牽頭,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比重達81.3%。
從單個企業來看。現場作交流發言的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品透露,中電信量子集聚全國600+行業優秀人才,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球首創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碼系統,自主研發的“天衍”量子計算雲平台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如何更好地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安徽提出: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新培育科技領軍企業10家以上﹔健全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
對創新經營主體的重視,還體現在大會的相關安排上——大會通報表揚了全省50家優秀創新型企業,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特地在現場為這些企業家頒發獎牌﹔交流發言環節中,來自企業的有6人,超過總發言人數的一半。
錨定目標、找准路徑,隻待攻城拔寨。大會強調,堅持干字當頭,創先爭優,凝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合力。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安徽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