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永興鎮:鄉村“村晚”帶來濃濃年味

“快開始了,咱們趕緊去!”安徽省利辛縣永興鎮居民張曉慧喊著鄰居趕緊去現場。1月13日下午2點,利辛縣永興鎮在全縣率先舉辦以“大地歡歌 美好安徽”為主題的鄉村專場春晚。
張曉慧來到“村晚”現場,隻見人們搬著自家小板凳搶佔好最佳位置。“村晚”還未開始,觀眾們早早就來打卡、“霸頭位”。
演出在歡快的《舞龍》中拉開序幕,一場由村民自編自演、充滿年味的鄉村春晚在利辛縣永興鎮文化站火熱開演,人們歡聚一堂,來自全鎮的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一起載歌載舞。不少村民由台下走到台上,一展才藝。
整場晚會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表演生動形象。
祥龍昂揚搖擺、歡騰繞場,引得小朋友開心追隨,觀眾們聲聲喝彩。大鼓舞《梨園春開幕曲》,戲曲《穆桂英挂帥》《焦裕祿》選段,散發出濃濃的傳統味。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扁擔戲《王小賣豆腐》《桃花挑》等輪番上演,把現場推上一個又一個高潮。“節目太精彩了,我媳婦也在舞龍隊呢。”村民李國民指著舞龍隊伍高興地說,節目很豐富,還是家門口的村晚最好看。
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扁擔戲傳承人李西偉和搭檔宋振敬兩位老人表演的扁擔戲《王小六賣豆腐》,非常有趣。兩位年逾七十的老人一明一暗,相互配合,語言詼諧有趣,口技惟妙惟肖,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觀眾不覺沉浸其中。“我們對扁擔戲喜愛,一直都沒丟下,后來還成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西偉介紹,扁擔戲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內容豐富,集戲曲、曲藝、口技、民間工藝於一體,技術性很強。
文化“活”起來,鄉村動起來。舞台上演出的是身邊“民星”,舞台下歡鬧的是鄰裡鄉親。“今年是永興鎮第六次舉辦‘村晚’。”永興鎮文化站站長蘭利介紹道,他們將農村鄉土氣息、民風民情和人文底蘊呈現在觀眾面前,展現百姓樂、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新風貌。
近年來,永興鎮大力挖掘全鎮特色文化資源,傳承“非遺”項目,培養和帶活民間演出團隊,通過籌辦“村晚”等系列活動,著力營造村村辦“村晚”、人人秀才藝的良好文化氛圍,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涵養文化底蘊,持續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此次鄉村春晚,很多節目都是由本村居民自編自演,內容都是發生在群眾生產生活中的趣事,深受大家的喜愛。”蘭利說,通過此次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徐鳳雷 韓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