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桐城用好紅色資源激發黨員教育新活力

2023年09月27日11:2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桐城市緊盯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著力從陣地建設、教育資源建設、以學促干三個方面打通紅色血脈,激活黨員教育“紅色因子”,激發黨員教育新活力。

建好紅色教育“主陣地”,鍛造沉浸式黨員“初心課堂”

堅持紅色陣地建設的基礎性作用,以“引領思想、豐富內涵、科學布局”為驅動,全方位打造紅色教育陣地體系。建好紅色教學點,印發《關於桐城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工作的實施方案》,深入挖掘和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對境內44處紅色革命舊址遺存予以保護性修復,按照主題鮮明、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的原則,在全市分領域、分類別打造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第一次代表會議舊址、戴長春飯店、方家倉、葉家灣紅色紀念館等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紅色教學基地,同時探索規劃紅色文旅路線3條,推動紅色教育陣地串點成線,組線成面。

建設多級黨員培訓點,構建“市委黨校+鎮級黨校+村(社區)黨組織”多級聯動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實現黨員教育全覆蓋。基層黨支部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遠教固定學習日”等學習契機,切實做好紅色教育活動開展,真正做到讓全市黨員干部把“紅色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今年以來,全市39266名黨員分批次到各類紅色基地接受教育,紅色教育成為“必修課”。

種好資源建設“責任田”,打造走心式黨員“初心課堂”

積極收集、整理本土優秀紅色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制作符合桐城特色的紅色文化產品。統籌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辦、市文化旅游體育局等多個部門,打造一支紅色學習資源建設的專業化隊伍,編輯出版《中國共產黨桐城地方大事記》《紅色桐城》《崢嶸歲月》等桐城地方紅色書籍。

同時通過黃梅戲、桐城歌、三句半、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制作紅色藝術化產品,近兩年來,編排展演大型紅色題材黃梅戲《風雪歐家嶺》,制作現代黃梅戲音樂劇《圓夢金河灣》、大型革命史紀錄片《星火燎原》、主題紅色微黨課《烽火范家崗 奮力新時代》《無聲的忠誠》等一批優秀作品,將紅色資源轉變為可視、可聽、可讀的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讓紅色資源“活起來”。

在不斷健全紅色教育資源建設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線上教育的傳播優勢,通過“共產黨員”“安徽先鋒微訊”“安慶先鋒”“桐城先鋒”等多層級黨員教育學習平台,搭建紅色教育培訓的“掌上課堂”,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方便黨員干部群眾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通過電腦端、手機端進行在線學習。

聚焦以學促干“受眾面”,營造實踐式黨員“初心課堂”

通過組織邀請、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競賽評選等方式,組建專家宣講團、青年宣講團、百姓宣講團、巾幗宣講團、好人宣講團等不同職業和群體組成的紅色宣講隊伍,赴各鎮(街道)、村(居)、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開展紅色微宣講,引導黨員接受紅色教育洗禮。

將紅色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堅持在紅色教育中推動以實事踐初心、以服務暖民心,常態化推進“雙聯系雙服務雙報到”、學雷鋒志願服務、“黨建引領 暖心惠企”集中服務行動,落實單元長(聯防長)、村民組長、黨小組長“三長”合一,健全無職黨員聯系群眾機制,涌現出“紅色港灣”“六尺巷德鄰社”等10余個優質服務項目,建立起“5+N”小區事務綜合調處機制,收集社情民意1000余條,歸類綜合答復400余條,受到居民的熱烈擁護,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成效,在一線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張阮航)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