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深蹲系列之蒙城:老牌“養牛示范縣”如何搶抓“新風口”

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 王曉飛
2023年09月25日11:4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我們用純牛肉做牛肉串,主打中高端市場,雖然價格不便宜,但市場反應很好。”在2022年公司選擇蒙城之前,41歲的浙江人徐謙,對蒙城縣的印象還是著名相聲演員牛群,以及他代言的蒙城特產“五洲牛肉干”。

來到蒙城之后,徐謙才知道,這裡1994年就被評為“全國秸稈養牛十佳示范縣”,並在改革開放后,逐漸擁有一定的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建立起肉牛產業基礎。

在安徽打出第一個全國知名的牛肉制品,蒙城的肉牛產業有著曾經的輝煌。如今,隨著安徽省“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的實施,蒙城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夯實全產業鏈發展基礎,讓肉牛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風口”。

無人機拍攝漆園黃牛養殖基地。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無人機拍攝漆園黃牛養殖基地。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發力精深加工,“高端產品”闖市場

徐謙是蒙城農興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公司穿刺車間內,100多名工人正在低溫環境下,按照三瘦兩肥、每串25到30克的標准制作牛肉串。

為什麼不用機器制作?徐謙解釋稱,使用純牛肉的話,機器會增加原料損耗,導致成本升高,人工良品率高、損耗小,反而更加劃算。

徐謙所在的團隊,一直在合肥從事冷凍食材供應鏈,在全國都有銷售渠道優勢,2022年10月來到蒙城縣成立公司,經過市場分析后,決定依托蒙城牛肉品牌打造中高端產品。今年7月,其在小辛集鄉的生產基地開始試生產。

車間工人正在串牛肉串。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車間工人正在穿制牛肉串。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今,該公司生產的牛肉串、牛肉餅、牛排等,已在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七個省打開市場。

發力精深加工,做優做精“蒙城牛肉”品牌,農興食品的中高端產品,是蒙城縣提升肉牛產業,加快肉牛全產業鏈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天的消費者,對食品要求越來越高,伴隨消費升級,牛肉未來市場廣闊。”蒙城縣畜牧獸醫水產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惠芳介紹,蒙城的目標之一是打造長三角優質肉牛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今年8月,該縣出台支持肉牛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鼓勵企業在縣內新建或擴大肉牛屠宰加工產能,做大做強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

工人給肉牛投喂秸稈打成的草料。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工人給肉牛投喂秸稈打成的草料。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蒙城縣發力精深加工的企業越來越多。

蒙城農興食品公司正在建設第4個生產基地,並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在蒙城打造10個基地﹔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東升食品有限公司,將恢復改造升級現有黃牛屠宰流水線,加大牛肉深加工項目投入,開發藥食同源牛肉系列產品﹔安徽中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開發生產牛肉醬等“即食醬”系列產品。

鹵制好的牛肉。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鹵制好的牛肉。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延鏈強鏈補鏈,做好增值“大文章”

目前,一頭肉牛長到1300斤左右,可以賣2萬元左右,利潤空間有限,但如果充分進行深加工,價值就能成倍增加,堪比一輛小汽車。但“四個蹄子”要趕上“四個輪子”,對當地的產業鏈要求很高。

做好增值“大文章”,把更多收益留在本地、惠及群眾,就要提高肉牛就地加工能力。近年來,蒙城縣持續推動肉牛產業延鏈強鏈補鏈,通過肉牛養殖、加工、銷售全鏈條發展,促進肉牛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供應鏈和創新鏈融合,提升肉牛產業競爭力。

工人給肉牛投喂飼料。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工人給肉牛投喂飼料。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今年3月,作為招商引資項目,蒙城贏財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5個多月的建設,在蒙城縣小澗鎮,1條年屠宰量4萬頭的肉牛屠宰分割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到2025年,該公司將再擴建1條生產線,屆時年屠宰量可達8萬頭。

“皖北地區肉牛養殖多,但就地加工能力較弱,目前我們綜合水平處於領先地位,未來隨著生產線的增加,對整個區域的產業發展都是利好。”蒙城贏財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守路說。

牛肉產品禮盒。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牛肉產品禮盒。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在提高加工水平的同時,如何打通供應鏈,為養殖戶解決“買牛難賣牛難”問題?今年1月份,在蒙城縣興農公司,皖北肉牛交易中心線上交易開始運行,目前已累計實現肉牛交易4000多頭。

記者從蒙城縣了解到,作為支持肉牛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該縣通過縣屬國有企業聯合規模化經營主體,建設“皖北肉牛交易中心”,打造以“優勢資源支撐、專業團隊運營、線上線下結合、配套服務多元”的現代化“活牛超市”,力爭到2025年實現活牛交易總量15萬頭以上。

此外,蒙城縣還在加快推進數字賦能,開展智慧養牛試點,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技術,對肉牛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以實現肉牛從養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牛肉產品禮盒。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牛肉產品禮盒。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瞄准重點發力,厚植發展“新優勢”

產業發展離不開規模效應和內生動力,對於未來發展,蒙城縣明確了“肉牛養殖規模力爭達20萬頭”“打造高品質肉牛種源供應基地”等2025年的主要目標。

1994年剛上班,孫惠芳就見証了蒙城縣養牛的輝煌時刻。1994年到1996年,蒙城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秸稈養牛十佳示范縣”。

“當時黃牛是役用,也就是勞動力,農村基本上每家每戶都養,最多有100多萬頭,幾乎‘人均一頭牛’。”孫惠芳說,雖然農村人口外出務工、生產方式的轉變,導致蒙城黃牛養殖量減少,但豐富的養殖經驗和飼料來源,仍有利於養殖規模的重新擴大。

工人正在對牛肉進行切割。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工人正在對牛肉進行切割。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為擴大肉牛規模養殖,蒙城縣著力推廣“規模基地+小規模養殖+專業村”的養殖模式。

2022年1月,鵬欣集團(蒙城)漆園肉牛養殖基地一期建成投入使用,該項目規劃養殖存欄規模10萬頭,既有基地自身的規模化養殖,也有對小規模養殖場、養殖戶的帶動。

“在村裡養個兩三頭還行,再多就有污染問題,養殖戶入駐基地,可以放心擴大養殖規模。”鵬欣漆園基地運營管理負責人李揚介紹,基地一期22個牛棚,均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吸引了6家養殖戶進駐,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如今最少的一戶養殖規模也已超過300頭。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又是種業的芯片。加強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成為蒙城縣未來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存欄肉牛。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存欄肉牛。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在蒙城三義鎮雙曹村,彭向前的養殖場擔負著蒙城黃牛的保種任務,現存欄基礎母牛35頭、種公牛3頭、犢牛14頭。

2022年1月,“蒙城黃牛”被注冊為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蒙城縣將“蒙城黃牛”品種保護和選育,作為構建肉牛良種繁育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蒙城還出台政策,招引德國沃紹(青海)國際育種有限公司,建設肉牛育種中心,構建蒙城肉牛優質品種自繁、改良體系。到2025年,全縣基礎母牛養殖量力爭發展到3萬頭以上。

“我們計劃培育蒙城黃牛的新品系,來提升牛肉品質,為做大做強蒙城肉牛產業發展打下基礎。相信未來幾年,蒙城養殖戶都能養上以本地黃牛為母本培育出來的優質肉牛。”孫惠芳說。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