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推窗見綠開門見園 百姓樂享綠色生活

人民網合肥9月27日電(記者趙越、張俊)9月26日,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正式開幕,合肥進入園博時間。期間,園博會高層論壇暨全國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現場會在合肥園博園舉行。論壇現場,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沈陽等城市代表專家、學者紛紛進行主旨演講,交流各地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經驗。
第十四屆合肥園博會高層論壇暨全國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現場會。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論壇指出,園博園是全國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標杆。合肥打造百姓園博,拿出城市中心地塊規劃建設12.7平方公裡的駱崗公園,把城市最好地段讓給生態、讓給市民。
駱崗公園建設的背后,是合肥多年來把公園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理念。
近年來,合肥傾力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先后榮膺國家園林城市、國際濕地城市,6次捧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不斷擦亮合肥園林開放共享的價值底色。
合肥堅持開放共享,建設市民公園,持續推動公園圍擋應開盡開、城市綠道應連盡連、文體設施應設盡設,因地制宜實施“公園+體育”“公園+文化”“公園+閱讀”,全市500多個公園游園與城市街區“無界”融合、免費開放,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近76%,公園開放共享率達98%。
合肥加快推動公園建設從側重景觀效果向服務多樣性、使用舒適性、功能復合性轉變。比如,合肥為幼兒園、中小學配建“三件套”,在園林建設中體現服務細節、彰顯民生溫情。
合肥堅持以人為本,做到開門見園,推動園林綠色走進市民生活,結合城市更新、舊城改造、成片開發等,活化利用城市邊角地、消極空間,星羅棋布建設230多個“口袋公園”、1000多處街頭花境,系列打造花園式家庭、園林式單位、綠色化社區,公園綠化服務半徑覆蓋率超90%,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讓廣大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