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南陵:一隻小龍蝦的“富農賬本”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陶濤
2023年05月26日10: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5點不到,天剛蒙蒙亮。

許明勝便早早起床,趕到位於漳河東岸的稻蝦交易基地。拉地籠、收蝦、分揀、清洗、過磅……不一會,他和蝦農們一起,將新鮮捕獲的小龍蝦打包裝車。

自5月16日開市以來,南陵縣籍山鎮倉溪村稻蝦交易市場天天忙碌不歇,人來貨往,一筆筆交易在這裡進行。

如今稻蝦種養面積達到了1萬畝。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如今稻蝦種養面積達到了1萬畝。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交易市場今年才開始運營,和往年相比,蝦農的銷售渠道增多了,每天的供貨量更加穩定了。”許明勝說,雖然才開市不久,但每天都能保証10噸的交易量,再過上一陣,龍蝦大批上市,日均交易量能達30噸。

倉溪村是典型的圩區村,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稻蝦共養,隨著產業帶動,養殖面積也從最初的3000畝擴大至10000畝,年產小龍蝦超2000噸,綜合產值達6000萬元。

2022年5月,通過黨組織領辦,倉溪村成立了南陵縣倉盛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前蝦農都是自己找買家,搞不清行情,價格上也沒有話語權。如今有了合作社和交易市場,為的就是不讓蝦農吃虧。”許明勝說,散賣和集中交易,一斤的差價最多時有2塊錢。

今年53歲的許明勝,是村裡的老書記。從文書到村委會主任,再到村黨委支書,一晃30多年過去,許明勝親歷了家鄉一點一滴的變化,也想著通過努力,帶領鄉親們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交易市場開市,每天前來交易的商販客戶絡繹不絕。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交易市場開市,每天前來交易的商販客戶絡繹不絕。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因為地處圩區,過去村民們種植模式單一,早一季稻晚一季稻,不但不掙錢,還要搭上一家子的勞動力。年成好的時候,一年下來刨去花銷,一畝地的收益隻有三四百元。

如何尋找致富“密碼”,許明勝熟諳,“要想富,村民要改變思路,村干部要找到出路。”

起初村民們不理解:一沒技術二沒市場,祖祖輩輩種的土地拿來養小龍蝦,會不會打了水漂?

面對村民的顧慮,見多識廣的許明勝把賬算得明明白白:稻蝦共養,一畝投入蝦苗80斤,可收獲300斤,按均價15元/斤算,一畝收益就是4500元,再加上水稻的收益,畝均淨收入至少在2000元。

俯瞰稻蝦種養基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稻蝦種養基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思想新,生黃金﹔思想舊,就落后。

2018年,許明勝便帶著種植大戶外出參觀龍蝦養殖基地,取經回來后,當年試養面積3000畝,一季下來,共養效益是水稻種植的好幾倍。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種植大戶加入到龍蝦養殖隊伍,今年養殖戶增至43戶,養殖規模也擴大到了1萬畝。

除滿足本地市場之外,倉溪村的小龍蝦還通過冷鏈銷往馬鞍山、南京、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一隻隻水田裡的小龍蝦“爬”進餐館和夜市,香辣彈軟的口感,成為無數食客的心頭好。

這兩年,得益於稻蝦共養模式,倉溪村也實現了1+1>2的生產效果,並榮獲2022年度南陵縣集體經濟先進村,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7萬元。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