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遺”起潮!來安徽三河古鎮“游夢千載”

這個“五一”假期,全國出現新一輪旅游熱潮。作為長三角城市群新核心的合肥,各景點中,哪裡最“熱”?那一定少不了三河古鎮景區。
三河古鎮景區。肥西文旅供圖
作為長三角的知名旅游古鎮,三河古鎮素有“千年古鎮、風雲戰場、名人故地、美食天堂”的美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及全國5A級景區。2021年起,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對三河古鎮進行了形象改造與升級﹔古鎮內的非遺民俗街——八扇街,也在“五一”假期前嶄新面世。那麼,具備新面貌、新街區的三河古鎮景區,在這個假期,給游人留下了哪些記憶點呢?又有哪些文旅新亮點呢?
古韻今輝
國潮風帶來民俗文化新體驗
2023年4月29日—5月3日,合肥三河古鎮景區內,妝點著充滿當地民俗風格的多處美陳打卡點,“游夢千載,隻此三河——迎‘五一’游三河古鎮,賞非遺逛八扇老街”活動,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民俗文化盛宴。
在萬年台廣場,中國水墨風的鼓上表演讓人耳目一新,舞者在偌大的鼓面上翩翩起舞,帶來傳統文化的力量美﹔而具有安徽文化特色的黃梅戲表演、三河民俗表演等表演精彩紛呈,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風採﹔雜技演員帶來的抖空竹、轉碟、頂碗、晃圈等節目,為游客帶來別具一格的文化體驗,引得游客喝彩連連。
巡游表演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在古西街、中街等地,川劇變臉巡游表演吸引眾多游客觀看﹔提線小丑和編氣球小丑在景區內與游客互動,引起孩子們的合影熱潮﹔三河古鎮IP人偶“曉楠”“杭大力”“樂樂”在巡游中與游客們進行游戲互動,讓游客感受到了娛樂性與文化性的結合﹔民樂藝人身著古裝在小南河泛舟演奏,古意盎然,曲聲悠揚,成為古鎮一道流動的風景。
充滿國風古韻的不僅有演藝,還有設置在古鎮內多個景點的“國風運動會”,木人樁、投壺、蹴鞠等古典運動項目充滿游樂趣味,讓游人進一步體驗到了傳統文化的交互感。
本次活動不僅在線下聚集了火爆人氣,在線上同樣引人關注。視頻平台人氣主播在三河景區內進行實時直播,為廣大網友講述三河故事、展示非遺文化,向更多人傳遞三河文化魅力,吸引了無數網友在直播間觀看、點贊。
三河古鎮景區。肥西文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在本次“五一”假期首次推出了“數字游三河,打卡有‘禮’”活動,游客紛紛感受到了沉浸休閑旅游新玩法。
非遺創新
“旅游+”促進傳統文化傳播力
文化之美,盡在非遺。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了非遺要融入旅游空間、豐富旅游產品等重點任務。八扇街非遺民俗街,是三河古鎮今年重點打造的特色古街巷之一,該街全長約67米,既充滿著人間煙火之氣,又彰顯著古典人文之韻。2022年10月,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提出“打造八扇街非遺文創特色街區”﹔2023年4月28日,八扇街非遺民俗街正式開街,一期項目中的逗泥玩、布·紙於此、紙鳶店、巧木匠等多家非遺主題店鋪已全面營業。“五一”假期的八扇街非遺民俗街,多幅中國風布幔與非遺潮品,構筑著古鎮的人文新趣。游人流連在各個非遺商品前,感受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
三河古鎮景區。肥西文旅供圖
以“非遺”打造具備體驗性與傳播力的民俗文化產品,再將產品融合進旅游場景——三河古鎮“旅游+非遺”的文旅發展思路,不僅煥新了古街古巷樣貌形態,更喚醒了在地文商活力。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古街古巷的傳統商業業態,進行文化引領、創新升級,找到內容新“錨點”、市場新“鏈接”,是三河古鎮及相關旅游項目近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力爭讓游客感受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切實意義。
來自江蘇的游客陳先生表示,“三河古鎮假期的各項文藝活動引人入勝,互動性強,讓外地游客直觀而深刻地感受到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八扇街的非遺類產品也充滿趣味性,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三河古鎮景區。肥西文旅供圖
近年來,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用好5A級景區金字招牌,不斷提高品質,開發新業態、新玩法,堅持規劃為先,不斷推進三河古鎮規劃建設,豐富三河古鎮旅游發展內涵,包括:夜景亮化工程,八扇街、英王路、萬年街等立面修復,鵲渚饗街、三河電影院等升級改造,圍繞景觀節點設計新游覽動線等。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在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逐步對古鎮進行打磨與潤色,力爭將三河古鎮打造成為泛長三角地區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為肥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郭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