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縣多形式宣傳弘揚紅色文化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聚焦主責主業,充分發揮“存史資政育人”作用,多種形式宣傳弘揚濉溪紅色文化。
開展黨史專題宣講。組建“黨史宣講團”和“四史”宣講團,在濉河公園開放式黨校舉辦黨史大講堂,同時深入機關、校園、企業、社區、鄉村、軍營、網絡開展“四史”宣講“七走進”活動,幫助廣大干部群眾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史,每年開展“七走進”黨史宣講活動20余場,受眾約6千人次,推動紅色精神深入人心。
開辟黨史宣傳專欄。在抗戰勝利日、烈士紀念日、國慶日、國家公祭日等重大紀念日(節慶日)推出《光輝歷程 輝煌成就》《憶崢嶸歲月 敬濉溪英烈》等系列黨史圖片展20多期,在濉溪新聞網、濉溪發布等媒體上推出“濉溪英烈”等專欄,講述濉溪革命英雄故事,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編印濉溪黨史書籍。編纂出版《中國共產黨濉溪歷史(第三卷)》《中共濉溪百年黨史大事記》《朱務平紀念畫冊》《濉溪革命史》等黨史書籍1萬余冊,展示濉溪地區黨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並開展史志書籍贈閱,累計贈書 5000余冊,讓廣大干部群眾從中汲取智慧力量。
拍攝黨史專題視頻。拍攝《血洒雨花台——朱務平烈士》《黨性無虧劉逸奇——劉之武烈士》等濉溪英烈系列黨史專題片4部。與縣委組織部聯合拍攝制作的黨史專題片《三十八天》,被評為“全省黨史地方志部門優秀科研成果影視音像作品類三等獎”。2022年拍攝的黨史專題片《倆馬車拉來個濉溪縣》發布后,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並被央視頻、學習強國等重要媒體轉載。視頻發布一個月,抖音等新媒體點擊量超過35萬次,音頻受眾百萬余人。
開展紅色資源普查。2022年,全縣共計普查紅色資源200多處,確認170處,並撰寫《紅色資源普查報告》,通過普查,摸清了全縣紅色資源底數,挖掘、整理出大量檔案資料、文獻資料、圖片資料等,為充分保護和利用好紅色資源,傳播弘揚其精神價值,助力濉溪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深化黨史理論研究。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濉溪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組織力量,認真撰寫淮海區域黨史專題研究論文。撰寫淮海戰役“小推車”精神研究論文,兩篇分別獲得市級二等獎和優秀獎﹔2022年,該室撰寫的《革命紀念館與紅色精神弘揚——以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臨渙文昌宮為例》入選《淮海區域黨史專題研討會論文集》。
打造紅色主題公園。聯合打造濉溪縣首座紅色文化公園。設立濉溪革命史、臨渙古鎮紅色文化、南湖曙光、星火燎原、萬裡長征、開國大典等板塊,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濉溪以及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歷史時期的光輝歷程,激發干部群眾的愛黨愛國熱情。
設立史志閱讀驛站。在新華書店、圖書館、紅色紀念場館等設立濉溪史志閱讀專櫃7個,挂牌“史志閱讀驛站”,並印制濉溪革命黨史故事宣傳彩頁3000余份,讓群眾免費閱讀史志書籍,有效推介了濉溪紅色文化和地情文化。(王瑞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