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宿州

宿州文旅:努力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發展“硬支撐”

2023年02月16日16:1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宿州全市文旅系統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決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踔厲奮發、守正創新,以高質量文化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寫下務實擔當的生動注腳。”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偉介紹道。

融合多元化文旅業態 激發消費活力空間

隨著旅游業迅速發展,單一的山水風景游轉向內涵更豐富的深度文化游,各地對文化IP的需求陡然升溫。宿州現有4A級旅游景區7處,近年來持續優化以鄉村旅游、夜間旅游、自駕旅游、在線虛擬游為代表的旅游產品供給結構和服務質量。南翔雲集、綠地衢坊街等新業態產品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發展“硬支撐”,促進產業從觀光消費型向綜合效益型轉變。宿州省級以上非遺項目39項,圍繞梨花節、伏羊節、葡萄節、運河龍舟等民俗活動,做好策劃實施。承辦大運河非遺美食展、全省傳統戲劇展演、風情淮河非遺展演展銷等重大活動,“詩與遠方”雙向奔赴,優質文旅資源雙向轉化。

開展文化基因解碼轉化 活態賡續城市文脈

宿州市革命文物資源豐富,共有17處入選省革命文物名錄,近五年來圍繞革命文物資源保護修繕、陳列布展及環境整治等工作,實施11項革命文物保護工程。蔡窪淮海戰役總前委會議暨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紅色旅游以可感可知的人文環境寓教於“游”,讓文物與后人“對話”,弦歌不輟、薪火相傳,深厚的歷史文化從靜態展覽轉向活態傳承。結合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將散落在宿州各地的資源整合起來,打造“詩畫宿州”。

以泗縣運河世界文化遺產段為核心,在新濉河和古汴河交界處規劃打造8.35平方公裡的國家文化公園,積極推進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宿州運河城市文化公園(宿州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項目)建設,持續打磨一批具有宿州辨識度的文化標識,賡續好深厚的宿州文脈。

推動公共服務普惠均等 共建資源提量升級

持續資源下沉,以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為抓手,資源共建共享,為群眾文化提供物理空間。組織實施“送戲進萬村”“送戲進校園”等惠民生項目,赴廠礦、學校和軍營等基層一線開展演出。位於宿城城南公園東南側的城市閱讀空間面積約120平方米,藏書1萬冊,書籍涵蓋文學、藝術、社科和少兒等方面,集閱讀、展覽、共享、交流功能於一體,是宿州今年新布局打造的30處“15分鐘閱讀圈”之一。積極推進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和數字景區項目,通過互聯網重建公共場館與群眾的具體關聯,傳統場館有了新的觸角,為城市留住根脈、留存記憶,讓城市更有人文范、書香味、煙火氣。

擇取代表時代變革題材 踏准社會前進鼓點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也是變遷的畫像。五年來,宿州新創劇目57部,10部作品入選安徽省戲劇創作孵化計劃項目,3部作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現代墜子戲《愛在梨花灣》取材於梨都碭山,講述梨花灣村果農脫貧致富、敢想敢干創新創業的故事,反映了農村新時代發展變化和本地精神風貌,接地氣、有生氣,憑借作品的內容、氣質和溫度贏得共鳴。

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賦能實體經濟產業。“數字+內容”創新轉碼方式,關聯文化旅游、文物、新聞出版,萃取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重要元素、標識和符號。“數字+傳播”拓寬傳播平台,電影、廣播電視等領域力爭在IP化方面取得新突破。“數字+產業”轉型升級文創產業鏈,全市已落戶各類手游、網游企業近100家,新成立數字創意產業協會。深挖杭州阿裡、網易等已落地企業生態鏈,用好存量、盤活增量,做好游戲、音樂等領域產業承接,推動資本招商和以商招商,重點跟進夢想小鎮、未來科技城等項目對接,推薦蕭縣水墨聖泉古鎮項目入選省“十佳落地項目”儲備項目,搶抓“新風口”,進入“快車道”。(楊依伊)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