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蕪湖繁昌區:農村電商賦能“共富”

2022年12月23日15:5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從‘路邊賣筍’到‘網上賣筍’,我家竹筍的銷售量一直穩步上升,每年保底能有10萬的收入。”不久前,家住蕪湖市繁昌區峨山鎮童壩村的李女士說,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隻靠蹲在路邊賣給過路的行人。

“不管多努力,一天也賣不了多少。每到旺季,盡管自家一天三頓都吃竹筍,也趕不上竹林裡筍子冒尖的速度。很多筍子就這樣爛在林中,想想真讓人心痛。” 李女士還說,現在好了,竹筍不僅好賣,價格還高了很多,這多虧農村電商建設工程。

繁昌前幾年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卻不盡人意。2020年12月,繁昌躋身由財政部和商務部評選的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這為拉長當地電商發展的“短腿”帶來了機遇。

據悉,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包括農村產品上行體系、電子商務農村公共服務體系、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和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等。

“通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促進全區電子商務網購網銷得到快速發展,農村商品物流配送和特色農產品上線能力大幅提高。”繁昌區商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說,到2023年末,實現全區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同比增長20%,建成功能比較完善的區、鎮、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體系,物流快遞站點行政村配送服務覆蓋率不低於60%﹔鎮電商服務站、村電商服務點服務覆蓋率60%以上﹔電商培訓累計培訓3000人次以上,轉化率不低於10%﹔全力推行農產品上行,孵化不少於100家電商經營主體網上銷售農產品,培育年網銷額千萬企業不少於5家,培育年網銷額百萬企業不少於20家。形成“電商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少於6個。

據調查,目前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主要的問題就是流通體系的不通暢。也就是說,不僅農產品無法順暢的進入到上層市場,上一層級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也無法觸及到農村市場。以快遞行業為例,目前在繁昌區快遞還無法對點配送到農村區域。

去年,繁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進入重點實施階段。3月份,合肥恩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獲得了對項目的實施運營,並在繁昌區成立了蕪湖九個挑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式承接運營繁昌區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九個挑夫入駐繁昌區以來,在繁昌區商務局的積極引導下,迅速行動,深入調研,大膽創新,充分挖掘並整合當地優質資源,為構建繁昌區便捷高效、運轉暢通、集約節約、綠色環保的三級物流體系注入了新動能。

經過調研,九個挑夫與運泰集團繁昌分工公司進行合作,在原有的客運中心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區級物流配送中心,按照城區20個、鄉鎮10個、村43個劃分多個三段碼對應隔口區分區鎮村快遞件,自動化分撥設備實現10000件�小時分揀(含大貨)。自去年9月28日開倉運營至今年年初,該中心已經完成約141萬件快遞共配。與此同時,繁昌創新地採用了快遞乘坐公交車進村,實施“交快”結合,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目前,荻港鎮、新港鎮、峨山鎮、平鋪鎮的快遞到村已經在運行中,克山村、新荷社區等7家村級服務站快遞運營業務也開啟。僅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上旬,1個月內公交車配送快遞共計12479件。去年11月12日,九個挑夫又與U選生活簽訂合作協議。這一協議的簽訂,對於打造社區一站式服務平台和15分鐘便民服務商圈,整合商貿流通企業供應鏈,下沉到鄉村以及后期規范農村商業網點建設打下了基礎。

盤點兩年來的示范工作,繁昌的成績可圈可點。該區在鞏固原有銷售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社交電商、新媒體電商等銷售渠道,打造農產品網銷矩陣。鼓勵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基地、小微企業等通過抖音、互見等平台開展時令農產品網絡直播銷售,並建立長期利益聯結機制。目前,“繁花食錦”區域公共品牌及“SCTOWN”孫村服裝區域公共品牌已正式發布,10家企業20款產品由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專業團隊提供運營服務。去年前8個月,全區農產品上行實現10.5億元。全年電商直播基地開展直播1600余場次,帶動線上銷售6億元。今年6月份,拼多多、淘寶店鋪進店人數超40000人,銷售2024單,金額39903.09元,成功報名多平台的大型電商618活動。

電子商務進農村,沒有人才不行。繁昌下大力氣提升電商從業人員的綜合技能,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力度。在5個鎮舉辦多維度、多主題的培訓班數十場,培訓人數近千人。全區各鎮農村青年、鎮村干部、村站負責人、小微企業、農業合作社等人員都積極參加培訓。培訓過程中,該區根據學員個人情況,對學員進行分類培養,並有針對性地舉辦提升班和精准班,助力農村電商民生工程建設。(全冰)

(責編:吳西露、宮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