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公布新修訂的暴雨強度公式

人民網合肥11月17日電(趙越)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合肥市公布了新修訂的暴雨強度公式。
該公式中,q 為暴雨強度(單位:L/(S·h㎡)),P 為設計重現期(單位:年),t為降雨歷時(單位:min)。
該公式適用於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4個行政區(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周邊區域可參考使用。
什麼是暴雨強度公式?該公式有哪些作用?合肥為何對暴雨強度公式進行多次修改?人民網安徽頻道對此進行了採訪。
暴雨強度公式是什麼?
暴雨強度指的是降雨的集中程度。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間降雨強度、小時降雨量等來表示。暴雨強度公式是描述降雨量、降雨歷時和重現期三者之間數學關系的經驗公式,表示城市的降雨規律。
合肥為何對暴雨強度公式進行修訂?
近年來,尤其是2020年汛期,合肥市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暴雨強度特征發生變化,原有的暴雨強度公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城市排水設計與雨水管理的需要。
此次合肥修訂的暴雨強度公式,科學分析了自1965∼2020近60年以來的資料,收集城市遙測雨量站點降雨資料,在對站點分鐘降雨資料進行提取、審核、整理並建立數據庫的基礎上,採取年最大值法進行推導得來。
暴雨強度公式的作用是什麼?
該公式能科學反映城市當前的暴雨特征和降雨規律,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統規劃與設計的重要依據,對科學規劃設計城市排水管網及設施、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和降低城市內澇風險均具有指導意義。
合肥暴雨強度公式進行了哪些修改?
此次是合肥市第4次修訂暴雨強度公式,首版合肥市暴雨強度公式於上個世紀70年代編制,採用1953∼1977年資料,系列較少﹔2007年編制的暴雨公式採用1977∼2006及1954、1965、1969年資料,基於年多個樣法進行推導﹔2014暴雨強度公式採用1965∼2012年及1954年資料,採取年最大值法進行推導﹔本次暴雨強度公式採用1965∼2020年資料,採取年最大值法進行推導。
據了解,新修訂的暴雨強度公式可作為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系統規劃、設計和管理的依據,也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証新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