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糧”用 淮北市多措合力端穩飯碗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淮北市高度重視土壤耕地質量,以高標准農田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增施有機肥等耕地質量提升技術,耕層養分明顯提高,實現耕地質量持續穩步提升。
眾所周知,小田、碎田、閑田在農村“扎堆”的現象不算少數,提升耕地質量、挖掘產能潛力成為確保糧食安全生產的必然選擇。
為此,淮北市另辟蹊徑,全市農業、財政、國土等部門密切配合,將高標准農田建設作為第一抓手,在努力爭取包括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內的各種支農資金后,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土地平整、改良培肥、基礎設施建設,土壤保護基礎條件進一步夯實。
數據驗証成績。2022年淮北市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18.3萬畝(含0.1萬畝高效節水灌溉),投資41258.41萬元,已全面開工建設。高標准農田建設資金提高至每畝不低於2250元。
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后,規模種植可以有效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但要想“把地種好”,還要依靠科技在單產上做文章。
淮北市給出一個又一個解題思路。通過配齊農田水利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推廣水肥一體化,控氮穩磷肥,減少或控制鉀肥投入,針對性補微量元素,深耕深施,加深耕作層,改善土壤保肥保水持水和抗逆能力。其中光濉溪縣就現有機井27849眼,今年對老井開展洗井891眼,建有22個二級提水處,滿足農業灌溉需求。
同時,近年來淮北市加大秸稈還田技術研發力度,逐步改善秸稈還田對土壤pH值的影響,效果明顯﹔深化測土配方施肥,加快成果與新肥料新技術應用,推進施肥方式轉變,提高肥料利用率與基本農田質量水平,印發8萬余份測土配方施肥建設卡、測土配方施肥明白紙、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等,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94%以上,平均畝節肥約1公斤(折純),畝增產12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市還依托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引導耕地質量建設和科學施肥,逐步實現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防止流轉土地的掠奪經營。其中,還建立一個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示范片,通過試驗示范和宣傳引導,約有6300戶農民、大戶、家庭農場等種植主體施用了有機肥,施用面積達40余萬畝,施肥量達6.7萬余噸。
如今,在村民微信群裡,他們常常收到監測網點工作人員發來的土壤墒情和耕地質量報告,並及時獲得對策與建議,農業生產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多的村民發出這樣的感嘆:“同樣一片地,以前是另外一副模樣。”
目前,淮北市耕地質量提升等“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措施還在有序展開,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秸稈還田、水肥一體化技術等技術,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淮北農民的選擇,全力保障全區糧食生產安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任笑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