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創新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為民解憂

近年來,安徽省桐城市各級基層組織積極挖掘桐城六尺巷典故中“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禮讓”精神,將其融入到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中,引導矛盾雙方互諒互讓,實現矛盾糾紛妥善化解。經過探索實踐,桐城市逐步形成了以“謙和禮讓、知進退、和為貴”為主要內涵,以“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為主要體系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將六尺巷的“禮讓”精神體現在基層社會治理的源頭,2021年,全市各類矛盾糾紛4021件,較去年下降20.7%,多年上升的趨勢發生逆轉。
黨建領事聚民心,不斷加強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作用。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始終,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去年,全市226個村(社區)“兩委”班子順利換屆,平均年齡分別較上屆下降3.8歲、2.7歲,大專以上學歷佔比分別達到78.6%、95.1%,黨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社區)建設,以“黨建聚桐心,信用變真金”為主題,以“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人民銀行推動、金融機構參與、廣大群眾獲益”為主線,以金融信貸和城鄉公交、健康體檢、數字電視、圖書借閱等“1+12”項政策福利為支撐,引導居民主動參評信用戶、積極爭當守信人,不斷完善農村信用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禮讓和事育民風,不斷強化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桐城市立足六尺巷典故,建設六尺巷景區,制作六尺巷宣傳片,傳唱歌曲《六尺巷》,開展系列六尺巷故事微宣講,營造桐城人人會講六尺巷故事、處處彰顯六尺巷文化、事事體現六尺巷精神的社會氛圍。深度踐行六尺巷精髓,完善村規民約,健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將謙和禮讓、知進退精神融入到自治、法治、德治之中,引導、規范群眾行為,讓干事創業、做人處世有尺可依、進退有據。
村民說事暢民意,不斷暢通民情民意在重點工程領域的表達渠道。推行“村民說事”制度,組織“五老”成立村民說事會,通過“說、商、辦、評”四步法,讓村民上門說、現場說、定期說,聽民聲、聚民意、集民智、匯民力,理清群眾關切的民生、發展大事和鄰裡、家庭糾紛的小事,深入宣講六尺巷“知進退、和為貴”的理念,推動大事小事“事心”雙解。2019年,桐城市黃甲鎮石窯村吳某因集體茶園道路拓寬佔用其農田,心生不滿,向村民說事會反映。村民說事會組織老黨員、村民代表等集體討論后,決定由村民自願出錢,將農田佔用補償金支付給吳某。會后,村民踴躍捐款,為吳某籌集1500元,消除了吳某的不滿情緒。2020年1月,該道路拓寬得以按期完工。
多元解事化民憂,不斷推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把六尺巷精神融入矛盾調解全過程,運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充分發揮市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六尺巷調解室在矛盾調處、信訪訴求化解等方面的作用。村級依托六尺巷調解室,化解佔糾紛總量60%的一般矛盾糾紛﹔鎮級將“兩代表一委員室”、心理咨詢室和六尺巷調解室融合建設,設立信訪接待大廳,化解30%的重大矛盾糾紛。市級實行領導包案,通過“五調對接”,化解10%的疑難復雜矛盾糾紛,打造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終點站”。
今年以來,全市萬人成訟率45.65,較去年同期下降13.37%。全市發生矛盾糾紛560件,同比下降23%,社會氛圍持續向好。(華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