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老東庄:環境整治中的“三變”

老東庄位於臨泉縣高塘鎮楊廟村,現有48戶、人口225人。“經過這段時間的環境整治,可以看到村庄環境和群眾風貌有了很大的‘靚變’。”阜陽市委副秘書長史莉由衷地感嘆道。
一變:村庄環境
來到老東庄陳廣道家門口,隻見綠樹紅花,房前屋后保持干淨整潔,他家也獲評了“美麗庭院”。
“房前屋后干淨了,整個人的心情也舒暢了,感覺既有面子又有裡子。”陳廣道說,“以前門口的雜草,總覺得沒什麼。現在隻要看到雜亂的東西,都會趕緊處理下。”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得益於實施好的政策,發動群眾因地制宜打造‘五小園’。”據楊廟村黨總支書記周韋宏介紹,“群眾庭院內外的小菜園、小花園等經過精心打理,形成了一處處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
據悉,該鎮把‘五小園’建設作為推進環境整治的一個重要抓手,加速打造村美民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別看我這菜園小,種的蔬菜、瓜果能夠家用的,都是純綠色食品。”陳廣道高興地說。
二變:群眾觀念
6月18日上午,秦九頂很早趕到街上,他要買一些防蠅門帘。“以前家裡防蠅都是用粘蠅貼,聽了學校青年教師志願宣講后,才明白盡可能將蠅虫擋在外面最好。”秦九頂說。
秦九頂的變化,是老東庄以環境整治為抓手,推動群眾思想轉變的一個縮影。史莉表示,“市委工作專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立足實際、統籌協調、引導群眾,全面提升環境整治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下一步,市委工作專班將繼續發揮督促和引導作用,多做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下足功夫,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史莉說。
三變:干部作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日,高塘鎮黨員干部集中到村戶進行走訪,積極爭當環境整治的宣傳員,提高群眾對環境整治的認識。
“環境是我家,整治靠大家。”“好環境人人夸,大家都是樂哈哈。”在老東庄群眾會上,高塘鎮黨委書記陳雷用通俗的語言,向群眾宣傳環境整治的好處。
6月20日一大早,老東庄村干部們就來到村頭的溝塘旁邊,共同商量著解決廢棄溝塘的問題。據鎮宣傳委員饒風麗介紹,“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最后決定用村裡拆除的廢棄建筑物,來填滿舊溝塘,再覆土種草,實現了雙向好。”
“走進群眾、服務群眾,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眼睛發現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問題,是黨員干部適應新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史莉說道,“通過一件件小事、一個個細節,折射出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和為民情懷。”(李冬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