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亳州譙城區古城鎮:“蒜”好經濟賬 種出好日子

2022年05月16日15:2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我這3畝早薹蒜、鮮蒜薹出售了6000多斤,收入了8000多元。”安徽亳州譙城區古城鎮柴廟村濤優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心田說。2022年5月11日,農場內一派繁忙,10多名村民正揮舞著小鏟子採收大蒜。“這些蒜頭如今也是寶貝,由於長出來的蒜苗苗壯、棵高、葉窄,深受大棚蒜苗種植戶喜愛,這些蒜頭都他們預訂了,每斤批發價是1元,又能收入五六千元。”王心田高興地說。

村民正在收蒜頭。譙城區古城鎮供圖

提起收入,王心田信心滿滿地說,一季大蒜下來,一畝能淨收入3000多元。在2021年種植成功的基礎上,他把大蒜種植擴大到了7畝,其中4畝常規蒜是同河南一家大蒜基地簽訂了回收合同的,這幾天採收完,統一裝車發貨。“現在隻要種出來(大蒜),就能銷售出去。”王心田說。

然而,在2019年開始流轉土地成立農場之時,王心田也走了一段彎路,由於不懂科學種植技術,又不懂合理規劃種植作物,當年就賠了幾萬元。經過參加譙城區農業農村局的“新農人”等技能提升培訓后,王心田深深認識到了——種田是既要講科學又要講規劃的。現在王心田通過科學種植和合理規劃土地資源及人員分配等,發展優質小麥、豌豆、大蒜、辣椒等糧經作物種植,每年農場純收入二三十萬元。

收獲的蒜頭。譙城區古城鎮供圖

收入上來了,名氣也出來了。如今,王心田成了附近有名的種植能手,經常有種植戶上門討教種植技術的。“2022年,我種植的四畝大蒜,淨收入了1萬多元。”柴廟村種植戶王存獻說,在王心田的指導下他也學會了科學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發展大蒜、洋蔥、辣椒、小麥等糧經作物種植,走上了致富路。

一直在農場務工的盧存秀介紹說,農場裡每天都有一二十人過來干活,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的人。王心田都會根據每個人的操作熟練程度和體力大小來分工,這樣人人都有活干,而且干得又輕鬆。“我們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天有六七十塊錢工資。”盧存秀說。

在農場務工的周邊村民。譙城區古城鎮供圖

“由於農場裡都是一些季節性的農活,到忙的時候,還要再請三四十名鐘點工過來幫忙,每年支付人員工資20多萬元。”王心田說,一家富了不算富,家家富了才算富。他准備再根據市場需求及品種和土壤的性質調整種植結構,運用間作套種與常規種植相結合的種植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在增加農場收入的同時,帶動更多的群眾一同致富。

近年來,古城鎮以黨建為引領,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採用“公司+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多種模式,促農增產增效增收,壯大村集體收入,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苗楠楠 楊中勤)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