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徐靖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2021特別報道)

2021年12月24日07: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24日 第 12 版)

編輯感言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國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繪就了藍圖。

回望2021年,創新成就令人振奮,高光時刻令人難忘。

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任務相繼實施,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逐夢九天,浩瀚蒼穹留下越來越多“中國足跡”。

以二氧化碳為原料,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澱粉﹔“人造太陽”持續“燃燒”,將原世界紀錄延長了5倍﹔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次在銀河系內發現大量超高能宇宙線加速器,突破了人類對銀河系粒子加速的傳統認知……“從0到1”,基礎研究領域持續為科技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人才評價體系不斷優化,“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評價導向逐漸被摒棄﹔創新科研項目管理模式,“揭榜挂帥”讓英雄不問出處﹔《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印發,科研人員有了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破立並舉,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釋放創新潛能、激發創新活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闊步向前,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將交出更為精彩的答卷。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機械臂產品副總師胡成威——

參與空間站建設倍感自豪

我是一個老航天人了,但每次站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前,目睹我國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等發射與在軌飛行任務控制,我依然抑制不住激動與振奮。能參與我國空間站的建設,見証空間站的從無到有,特別是親眼看到為之付出多年努力的空間站機械臂,在核心艙上順利解鎖展開,圓滿完成航天員出艙活動等任務,我倍感自豪。

2006年,在原來崗位工作7年的我,到了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與新組建的團隊一起開始了我國空間站大型機械臂的技術攻關與研制之路。從最初不到10個人到目前近百人,一干就是15年。從國內技術空白,到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團隊先后共研制了7個機械臂系統,完成了百余項技術攻關、工程試驗摸底與關鍵技術驗証工作。

一夜夜冥思苦想、一輪輪分析討論、一次次集智攻關,從任務需求、方案論証、關鍵技術攻關到方案設計,從概念、設計、分析、仿真、生產、集成、測試、試驗到交付出廠,從發射場准備到在軌運行測試,無不留下研制團隊的汗水。正是因為團隊十年如一日深耕技術、專注鑽研,才有了中國空間站機械臂的首次工程應用,才能實現技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掌握大型空間機械臂核心技術的國家。

(本報記者余建斌採訪整理)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馬延和——

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2021年對我和團隊來說意義不凡。我們在實驗室實現了澱粉的人工合成,這在國際上尚屬首次。這項成果使澱粉生產的單一傳統農業種植模式,向工業車間生產模式轉變成為可能,被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認定為“典型的0到1原創性突破”。

其實,這項研究工作我們自2015年就開始進行了,至今已經有6年。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人工合成碳水化合物,一直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夢想。合成生物學的主要追求就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最近10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個領域的發展變化都非常大。同時,基礎研究也逐步走向應用,對一些化工產業、醫藥產業以及食品加工產業都有促進和推動,對工業經濟的影響非常大。

當然,進步的同時也會有一些不足。比如,我們對生物體本身的工作原理還不了解,對設計、改造合成這些新的更高效的生物體,還缺乏數據支持,缺乏模型的支撐,也缺乏一些基礎的知識等。在這些方面,今后還需要做非常大的努力。

從事科學研究幾十年來,我一直都樂在其中。我喜歡去做一些未知的科學探索,有了突破后再看能不能夠應用於現實生產,這次也一樣。接下來,我將帶領團隊繼續加倍努力,爭取盡快實現人工合成澱粉成果的產業化應用。

(本報記者吳月輝採訪整理)

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劉一峰——

禁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

我研究數學已經有10多年了,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代數數論、代數幾何,屬於基礎數學的分支。在許多人看來,數學滿是復雜的符號,但在我眼中,這門學科一點都不枯燥。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宏大和精妙的完美結合,大到可以描述宇宙,聯系看似完全無關的事物和規律,但想要証明這些結果,往往需要非常精細嚴謹的邏輯推演。

數學是其他利用量化方法進行研究的學科的基礎。可以說,如果數學不往前發展,很多其他學科早晚會遇到瓶頸。看似“無用”的數學,往往都會對人類理解日常生活、認識廣闊宇宙等起到巨大的作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穿行於數學研究的迷霧森林,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足夠的耐心以及開放的心態,要禁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同時接受新生事物。科研過程中,靈光一現和困難重重往往交替出現,時常陷入絕望,又繼續深入挖掘、反復推敲,最終看到希望。今年,我主要在繼續研究和Beilinson—Bloch(貝林森—布羅赫)猜想有關的問題,這個猜想是著名的千禧年七大數學問題之一的BSD猜想在高維算術幾何對象上的推廣。去年,我和合作者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在該問題上的進一步深入。

這幾年,中國的數學研究進步非常快,研究成果和科研環境都很好。這離不開國家對於基礎研究的重視和投入,以及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既是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導師。除了教授知識,我更希望帶給學生自信,培養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能接觸到更多的數學研究,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數學領域和方向。

(本報記者管璇悅採訪整理)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副研究員鄢容——

為聚變事業添磚加瓦

2021年,我有幸和項目組一起參與了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太陽”)的一些工作,十分充實。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研究是為了利用像太陽一樣的核聚變原理,在地球上建成一個可控核聚變電站,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近年來,國內托卡馬克裝置實驗已經圍繞未來聚變堆要解決的前沿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也在國際上站穩了聚變第一梯隊。尤其今年,托卡馬克成功實現可重復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創造托卡馬克實驗裝置運行新的世界紀錄,向核聚變能源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為此,早在一年前,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裝置各系統升級工作,進行了反復討論和技術攻關。所有人都向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氛圍非常好,作為團隊當中的一員,我覺得非常幸運。

這些耀眼成績的背后,飽含科研人員辛勤的付出。也許科研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很神秘、很枯燥,但我卻受益頗多,既收獲了探索事物本質運行模式的思維,也能向身邊許多優秀科學家學習奉獻和鑽研精神。

明年我將繼續在托卡馬克裝置上,驗証適合於未來聚變堆環境的第一鏡原位清洗關鍵技術和研制偏濾器燒蝕診斷技術,為聚變事業添磚加瓦。

(本報記者徐靖採訪整理)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熊少林——

創新是唯一的出路

2021年,我們團隊在科研工作上齊心協力,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最讓我高興的是“懷柔一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於去年底按期發射,在軌運行一年來已經探測到一大批宇宙伽馬射線暴、磁星爆發、X射線暴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我們首創的利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時下傳衛星觀測數據的核心功能也在“懷柔一號”衛星上驗証成功。

對我而言,這是一次特別的經歷。這顆衛星研制周期特別短,經費體量也比較小。這些客觀條件的限制,給我們的科研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時間緊、資源不多,仍要做到國際先進,怎麼辦?辦法隻有一個——創新。這條路沒有前人的足跡可以遵循,隻能靠自己摸索。從立項開始,整個團隊就夜以繼日進行科研攻關,最終按期完成了研制和發射任務。這也是我從頭到尾完整參與的第一個空間科學衛星項目,深刻感受到了航天工程的“嚴慎細實”以及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衛星項目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每個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參研各方的密切協作以及科學的研制和管理方法。

如今,我們不僅擁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制團隊,更趕上了好時代。國家強盛,才能實現夢想。未來,我們要繼續做好相關研究,探索宇宙奧秘,獲得重要科學發現,不辜負國家對我們的期望。

(本報記者吳月輝採訪整理)

數據來源:2020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

本期統籌:管璇悅

版式設計:陳曉勁 周 涵

(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