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田先進

安徽合肥——

智慧交通 助力精細治理

本報記者 田先進
2021年12月15日07: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15日 第 11 版)

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指揮大廳,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幾乎佔滿了整個牆面,上面清楚地顯示著合肥市的實時路況、警力分布、交通事故處理進度等信息。

“指揮大廳於2020年升級改造完成,設有指揮長席、指揮調度席、綜合研判席、視頻巡檢席、勤務督導席、信息發布席等六大區域,是合肥市智能交通三期項目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指揮中心民警代正海說:“指揮大廳投入使用后,方便交警實時掌握路面信息,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採取管理措施,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早在2008年,合肥市就啟動智能交通一期的建設。但近年來,隨著合肥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及國際化都市區的步伐不斷加快,人、車、路交通要素急劇增長,交通需求呈現量的激增和質的提升,原有的交通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

“警力資源有限是一個重要原因,需要向科技要警力。”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陳建梅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買了私家車,2012年開始,合肥的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目前已經接近270萬。”

面對日益緊張的交通管理壓力,2020年9月,合肥市政府投資2.62億元啟動智能交通三期項目建設,通過業務應用系統、交通大數據資源中心、基礎支撐和執行系統等方面的建設,搭建全息交通感知體系,實現全量數據的匯聚、共享和應用。

“我們升級改造了信號機、交通視頻監控、電子警察等智能交通外場設施,構建完善的外場執行系統﹔搭建的‘交通超腦’,能將各類外場執行系統的數據進行匯聚、存儲,並進行智能化分析。同時,我們依據智能算法,實現了多種視頻場景智能分析,開展可變車道、大貨車闖禁行、高架管控等多種應用場景,提升了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陳建梅介紹。

下午5點,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瑤海大隊一中隊的崗亭裡,民警丁曄正通過交通信號優化平台查看轄區路口通行狀況。

“現在臨近下班,長江東大街與東一環交叉口車流量較大,平台顯示已經出現擁堵。”他一邊解釋,一邊輕點鼠標,進入優化界面,“現在系統建議的綠燈通行時間是58秒,感覺還不夠,為了車輛盡快暢通,我們可以遠程將時長增加到68秒。”隨著綠燈時長發生變化,沒過多久,該路口的擁堵情況便得到緩解。

信號優化配時中心民警王飛介紹,交通信號優化平台主要是通過採集分析路口渠化、視頻、卡口流量等數據,對交通信號進行分類管理、精准施策,目前,合肥市已完成了700個路口優化、14條干線綠波帶優化和5個區域協調優化,車輛通行效率得到提升。

在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架橋大隊的分控中心,大屏幕正實時顯示合肥的高架橋路況。“事件檢測系統是三期建設應用裡的一個亮點,我們通過大數據平台,可以對所有監控視頻進行分析,比如高架橋是不允許非機動車上去的,如果有這種行為,視頻監控就會自動捕捉分析,通過后台將警情傳遞到移動警務終端,交警收到后就可以立馬趕到現場處置。”高架橋大隊指揮分控中心民警張大競說。

智能交通的建設價值,要通過群眾的獲得感來評判。為此,合肥市在三期項目建設時,深化“互聯網+”應用,延伸服務觸角,完善合肥交警微信公號功能,實現多項交管業務指尖辦理。

在合肥交警微信公號的網上服務模塊,交管動態、辦事指南、違法查詢等服務功能一應俱全,通行証申請服務更是得到了交警和貨車司機們的一致稱贊。“以前大貨車想要進入市區一環、二環內,需要帶著相關材料,提前去指定地點辦理紙質通行証,程序繁瑣,駕駛員經常忙活半天也辦不下來。”瑤海大隊指揮分控中心民警肖偉說,現在駕駛員隻需要在微信公號中申請,不一會兒就可以收到一張電子版的“禁行道路通行証”,上面附帶二維碼,手機一掃,相關信息便可顯示。

目前,合肥交警微信服務大廳累計服務約431.8萬人次,車駕管累計預約37.6萬人次,有獎舉報數據量18.9萬條,低速電動三輪、四輪車登記2.55萬輛,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290萬輛,電子通行証申請量約3.69萬次。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