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創新推行“1%工作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真心實意幫企 真金白銀惠企
今年以來,蕪湖市委、市政府創新推行的“1%工作法”成為全市企業津津樂道的話題,深受歡迎和好評。近日,“1%工作法”以其全力推動企業降本增效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創新思路,謀劃服務企業“新打法”
說起推行“1%工作法”的初衷,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告訴記者,“十四五”開局,在謀劃工作思路時,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為企服務水平,讓企業在蕪湖獲得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利潤。在對影響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和提升路徑進行專題研究后,發現在物流、用工、能源、融資、稅費等方面還有進一步優化提升的空間,在此基礎上,一個全新的為企服務思路——“1%工作法”應運而生,即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深入分析影響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終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
“1%工作法”一經推出,蕪湖市上下雷厲風行,成立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以及相應部門牽頭的9個專業組,頂格推進。制定《蕪湖市服務企業“百分之一工作法”實施方案》,各個專業組細化制訂子方案,責任單位涵蓋所有縣(市、區)、開發區和25個相關部門,建立定期調度、工作會商、利潤分析、問題辦理等工作機制,將“1%工作法”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年度考核任務,迅速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切工作成果以數字說話。
“1%工作法”堅持問題導向,瞄准服務對象,以全市近2000戶規上工業企業為重點,以佔全市工業增加值80%的前300強企業和用人、用能、物流大戶為樣本,建立全市300戶重點工業企業利潤常態化監測平台。在綜合分析成本和利潤構成基礎上,聚焦解決重點企業個性問題、行業共性問題和全市面上問題,直指影響企業利潤率和降本增效的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主要因素,實施重點企業“一企一策”、重點行業“一行一策”、全市面上“綜合施策”,把提高“百分之一”落在重點企業、行業利潤率上,重在取得實際成效。
多方發力 打好服務企業“組合拳”
“政府服務成效、企業發展獲得感和營商環境優化,要靠數字說話。這1%,就是蕪湖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量化指標。”蕪湖市經信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鎖定提高利潤率1%這個目標,蕪湖市運用系統思維、多維度打“組合拳”,多主體多方式共同發力。成立的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6個業務組,分別研究降本增效的路徑方法並合力推進。提質增效組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著重開展綠色技改,目前已完成30家高耗能企業綠色技改診斷服務。推動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研發能力提升,大力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對全市2069家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培訓全覆蓋﹔物流組推進蕪湖市同京東合作建設全球航空貨運樞紐港,著力推動蕪湖融通內外環境大改善。啟動物流直通車,推行洋山—蕪湖“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推動“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航運物流方式創新,每個集裝箱壓縮運輸成本約30%,目前已完成17票進出口業務﹔稅費組制定台賬式工作清單,定向包保、主動服務,截至10月底,推動全市企業享受研發加計扣除政策紅利13.68億元。用工組建立企業招工補助政策,對企業招錄的穩定用工給予1000元/人標准招工補助﹔該市還通過創建全市黨建引領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團,吸納全市市直機關黨員干部實地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首輪服務團成員101人,涉及經信、發改、人社等眾多部門。黨員干部按照“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熱情周到、說到做到”的原則,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宣傳惠企政策,及時答疑解惑,提供指導幫扶。
“1%工作法”既是服務企業的目標,又是開展工作的方法。蕪湖在推深做實“1%工作法”的同時,也倒逼政府部門思維模式、載體平台和方式方法創新變革,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多個全省“首創”和“獨創”——在全省首創企業服務中心,構建“1+9+N”企業服務平台體系。即:做強1個線上+線下的市企業服務平台,做實9個縣區、開發區主戰場企業服務平台,做優N個雙創基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孵化器、專業服務機構等服務企業“生力軍”。企業服務中心以主動賦能、問題閉環辦理、協同服務三項機制,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才51.69萬人次,解決問題782件。今年3月底,蕪湖在全省獨創“暢聊早餐會”,打造政商溝通“親”“清”新平台,市委主要領導頂格傾聽、頂格服務。早餐會一周一期,截至11月19日,已舉辦了29場,回應和推動解決涉企訴求140余項,促進近300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落地。
與此同時,蕪湖還在全省首創市人才集團,打造全市人才工作的“總服務商”和城市HR﹔在全省率先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和標杆示范培育行動,謀劃建設全省首個“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中心”和“工業互聯網綜合公共服務平台”﹔落地運行“惠企政策網上超市”試點,讓政策兌現像“網購”一樣方便……
降本增效 增添企業發展“獲得感”
百分之一的目標,拼上百分之百的努力。以具體經濟指標為工作成效度量衡的“1%工作法”已成為蕪湖經濟工作提質增效的實戰手冊,不僅大大提升了蕪湖市干部抓經濟、抓服務、抓落實的系統思維、精准意識和務實精神,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可量化的“獲得感”。
蕪湖各縣市區主動出擊,推動工作成效可量化。繁昌區引入第三方咨詢機構常駐服務窗口,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鳩江區推進企業直供電和閑置廠房屋頂光伏發電項目,2021年簽約意向電量已超6億千瓦時﹔南陵縣實行用水“一站式”服務,承諾對供水用戶工程施工費下降10%﹔三山經開區組織協調暫緩蒸汽價格調整,兩個月就為區內14家企業節省能源成本142萬元。
借力“1%工作法”,三隻鬆鼠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改造,700多家伙伴產品質量提升33.3%,生產成本降低20%,新增經濟效益超1億元﹔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智能化改造,產能提升66.67%,研發效率提升33.34%﹔大陸汽車車身電子系統(蕪湖)有限公司通過享受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每年節省經費2000余萬元﹔信義玻璃(蕪湖)有限公司浮法智能集控中心項目投入運營,每年可節約能源成本1.5億元以上。
“1%工作法”不僅讓企業看見“錢景”,更增添了加快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信心。今年6月,因看重蕪湖提出的服務企業“1%工作法”,馬瑞利汽車零部件(蕪湖)有限公司董事會批准在蕪湖成立研發中心,並計劃把最為核心的電子器件放到蕪湖來生產。作為全球玻璃產業領導者之一,信義玻璃構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和國內設備商精准聯動、降本增效,為下游釋放更多產能,支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數字最具說服力。今年1月至9月,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3.05億元,同比增長15.3%。1至10月,新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556個,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533個。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703個,實際到位資金1344.6億元,同比增長20.3%。在建項目數、新建10億元以上項目數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建項目實際到位資金、新建項目數位居全省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蕪湖市實現生產總值3186.96億元,同比增長13.6%,高於全國、全省3.8和3.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記者 沈宮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