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花開五朵·安徽紅

黨建紅丨安徽淮南:便民服務零距離 實事辦進心坎裡

韓震震 王銳
2021年08月20日11:1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商貿西門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個商業中心,一直以來,這裡停車都是一個大難題。雖然路邊也劃了免費停車位,但由於周轉率很低,市民想臨時停車買點東西,往往都要大費周章,要麼來回兜圈碰運氣,要麼停在遠處慢慢走過去。

8月17日,12個標注了“限時30分鐘”的綠色停車位,在商貿西門正式啟用。“買個東西也就一二十分鐘,有了這種車位,又方便又不用擔心被罰,真是非常貼心,給交警點個贊。”淮南市民王先生笑著說。

今年以來,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淮南市結合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從群眾反映最突出最集中的地方改起,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提高發展質量、優化人居環境,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淮南已開始在全市推開“綠色停車位”。人民網 王銳攝

綠色停車位“劃”進群眾心坎裡

“到目的地了,兜兜轉轉找不到車位,車子總是停不下來”“著急上廁所卻沒地方停車,違章停放可能就是一張罰單”……淮南市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步,組織黨員干部廣泛征求意見,了解群眾需求,其中在交警部門的走訪中,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之一就是“停車難”。

人民網安徽頻道從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了解到,目前淮南機動車保有量有50多萬輛,其中中心城區超過15萬輛,但有效泊位不足2萬個,“開車5分鐘、停車半小時”“無處可停、被迫違停”的情況經常出現。

“在走訪過程中,有群眾就建議交警部門,在路邊劃一些臨時停車位,方便大家臨時停車。我們聽取群眾建議,向先進地市學習,今年3月底,開始在主城區試點‘綠色停車位’。”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楊林山介紹說。

在分析短時停車應用場景后,淮南交警把3個“綠色停車位”的試點,選在了菜市場、公廁、便利超市附近。

綠色停車位解決了群眾臨時停車需求。人民網 王銳攝

“從試點效果來看,這一措施既方便了群眾臨時停車,也提高了泊位的周轉利用效率,4月15日開始,我們開始在全市推開‘綠色停車位’。”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管理科科長江浩說。

截至目前,淮南市已有“綠色停車位”33處525個,雖然數量看起來不多,但楊林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以20分鐘周轉一次計算,12個小時內,這些車位能滿足臨時停車需求18900次,可以大大緩解“停車難”問題。

“這種‘以疏代堵’的創新,已經成為我們治理交通擁堵的方法之一,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常態機制,通過排查、梳理、設置、評估優化,在保障道路有序通行的情況下,更加全面地滿足市民需求。”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管理科民警黃曉磊說。

下午3點多,居民在和悅街社區鄰裡中水果攤位上選購水果。人民網 王銳攝

鄰裡中心讓市民生活更舒心

由北向南穿過洞山隧道,就進入了淮南高新區,也叫山南新區,這裡是淮南南向發展的重要板塊,2018年2月28日獲批成為國家級高新區,是安徽省第六個國家級高新區。

多年來,淮南高新區一直努力推進資源整合、產業融合、服務聚合,通過提升產城融合度、產業集聚度和土地利用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目前,淮南高新區常駐人口20多萬,已入駐各類企業2000多戶。

在新城發展、人口聚集的同時,淮南高新區也在不斷補齊生活服務設施短板。今年6月1日,淮南高新區試點建設的全市首家鄰裡中心——和悅街社區鄰裡中心,開始逐步投入使用,其中最先營業的,就是干淨整潔、開闊明亮的大型菜市場。

“為民辦實事,就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個菜市場投入使用時,我們有同事發了一個朋友圈,點贊量前所未有,可見大家對這個非常關注。”淮南高新區黨政辦主任王懷亮說。

趁著下午歇市的空隙,工作人員正在對菜市場進行消毒。人民網 王銳攝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淮南高新區隻有三和鎮一個大型菜市場,居住在和悅街附近的商業小區居民,去一趟來回要五六公裡。

“鄰裡中心的菜市場開業后,我就一直到這裡來買菜,走路三分鐘,又方便,菜品又多,價格也實惠。”家住西湖春天小區的陳女士說。

負責合悅街鄰裡中心菜市場管理的,是淮南市山楠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理楊棟介紹,目前菜市場服務范圍覆蓋周邊多個小區的三四萬人,每天交易額有十多萬元,“后期還會進行完善,各類產品的價格、農產品檢測結果、產地溯源等,都會在市場裡顯示。”

除了菜市場,目前和悅街鄰裡中心的一站式服務大廳、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也將陸續投入使用,未來可以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加完善便利的“一站式”生活服務。

淮南市建設黨建主體公園方便居民休閑娛樂。人民網 王銳攝

出實招求實效,推進項目惠民生

“包括菜市場改造建設、新設‘綠色停車位’在內,我們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確定的民生項目,都是注重為基層減負,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淮南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副組長劉穎介紹說。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淮南市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領導干部表率作用,結合各行各業實際,立足本職崗位,切實為基層群眾解決困難事、煩心事。

在察民情訪民意的過程中,淮南市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深入生產一線、深入下屬單位、深入工作服務對象,廣泛征求意見,了解群眾需求,截止目前,8個縣區和93家參學單位已報送387個項目,社會各界反饋意見建議230多條。

黨建主題公園落成后,群眾休閑游樂新去處。人民網 王銳攝

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淮南市明確了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和50個重點項目,力求當年實施,當年見效,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供了抓手,劃明了重點。

與此同時,淮南立足實際,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科學安排,經梳理研究,確定了包括菜市場改造建設、第三批公交候車亭建設、高新區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淮河行蓄洪區搬遷建設等157個重點民生項目和51個微民生項目。

“在這些民生項目中,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其他市級領導同志認領了34個,實施台賬管理,挂圖做戰,全程把控,協調推進,多措並舉解決問題。”劉穎介紹說。

據統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淮南市各級各單位積極行動,相繼推出一系列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各級黨組織已制定並實施的為民辦實事累計已達9000多件。

點擊查看專題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