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铜陵:向“新”而行 以“新”提质

2024年08月14日09:07 | 来源:铜陵新闻网
小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为新的发展实践指引方向、提供方法论。

新质生产力是点燃“量增”的引擎,更是激活“质优”的密码。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创新;新质生产力之“质”,在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日前,记者走进铜陵精达漆包线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正在实时查看漆包线生产情况。“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与我们企业发展路径不谋而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汪林告诉记者,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企业在业绩方面也获得了较好反馈。

“伴随着扁线电机的需求量大增,我们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建设了上百条生产线,优化生产布局,产品不断提档升级。”汪林介绍,他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性能扁平电磁线具有高精度、高附着性和耐高压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会更有干劲地融入产业发展新赛道,延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和竞争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铜陵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汪林信心十足。

车间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实验室,是让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的关键载体。在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们正在为研发新产品进行讨论。该研究院由铜陵有色集团牵头,联合合肥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组建,聚焦国内外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关键问题,形成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全会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实融合。我们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也是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铜陵有色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司冶化研究所副所长钱俊杰说,“以前高纯金属制备技术被国外垄断,是我国铜加工业的一个短板,必须将难啃的‘硬骨头’攻下来。于是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解决了‘卡脖子’难题,现在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未来,我们还要孜孜不倦地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满足下游产业对原材料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碰撞融合,让铜陵有色等一批“老工业”变身“新制造”,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分公司,添加了高性能硒铜合金的铜板带正从生产线上一卷卷下线,即将销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厂家,高纯金属的成功运用帮助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

在铜陵这片热土上,从智能制造、新材料到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一项项先进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迎来飞速成长,带来质优效高的经济增量。上半年,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8.8%、41.3%。战新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2%、98.3%,均居全省首位。

既培育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两个新“增长极”,又做强传统制造业的看家本领,铜陵市支柱产业同步向“新”转型,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稳固经济底盘。市发改委主任谢永明表示,他们将锚定“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奋斗目标,围绕“133”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同时,抢抓全省汽车“首位产业”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铜电双促”“化电双促”,加快打造全省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和动力电池供应基地,滚动更新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格局,推动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澎湃涌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放眼铜陵,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正一步步变为“实景图”,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的大幕已经拉开了。(朱敏)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