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 安徽交出“成绩单”

人民网合肥4月20日电(韩震震)2022年,安徽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12241件,审结12102件;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94件180人,提起公诉205件531人;全省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连续七年实现大幅度增长;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万件……4月20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全省法院去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12102件
发布会上,安徽省高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袁春介绍,2022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12241件,审结12102件;受理知识产权刑事一、二审案件205件,审结174件;受理知识产权行政一、二审案件11件,审结11件。
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为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介,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锚定“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难题,安徽法院完善简案快审机制,快审结案6940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31.73天;降低取证难度,依法采信可信时间戳等技术手段获取的证据。合肥知产法庭在59件案件中引入技术调查官或智库专家,帮助查明技术事实。
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94件180人,提起公诉205件531人
安徽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陶芳德介绍,近年来,安徽检察机关成功办理了最高检、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案件8件,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2022年,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28件1521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150件326人,受理审查起诉378件1195人;共批准逮捕94件180人,提起公诉205件531人。监督纠正漏捕5人,纠正漏诉31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3件,行政监督案件2件。办理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案件37件,制发检察建议12件,起诉12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工作中,安徽43个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办案组,把分散在四大检察中的检察职能归整在一起,实现对知识产权更好的保护作用。落实“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和司法资源。运用好两法衔接平台,主动摸排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线索,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4件,公安机关已立案42件,立案率超过95%。
全省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连续七年实现大幅度增长
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晓利介绍,2022年,全省版权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0.79万人次,检查单位4.04万家次,查处侵权盗版案件260件。29家单位和35名个人荣获国家版权局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奖励。
创新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精品出版扶持奖励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等,推动打造一批展现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优秀版权作品,全年获国家级文艺和出版奖项24个,电视剧《觉醒年代》实现“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电视剧领域全国奖项“大满贯”。
2022年全省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26.5万件,比上年增长50.88%,连续七年实现大幅度增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入列全国前十。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入选国家“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黄山市入选中宣部首届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全省公安共办理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案件1127起,同比增长90%
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介绍,继去年推出“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后,今年安徽省公安厅出台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都将知识产权保护做为一项重要内容。
面对面、零距离“听企声、问企需、解企难”,全省公安系统围绕“助力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高新技术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对接走访全省驰名商标、高新技术等企业,倾听企业意见、提供法律服务,共走访重点企业887家,摸排线索71条,立案25起。
深入开展“昆仑2022”、“打击农资领域犯罪”、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等专项行动,2022年,全省共办理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案件1127起,同比增长90%,受到公安部贺电表扬8次。今年3月16日,安徽省公安厅因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成效突出,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8件,同比增长33.2%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睿介绍,2022年,该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先后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合肥海关等部门联合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文件13个。安徽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建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27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组织179个,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4家、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52家,遍布全省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区域。
2022年,安徽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8件,同比增长33.2%,在第23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安徽再次斩获2项金奖3项银奖和22项优秀奖。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金额187.24亿元,同比增长92.77%,质押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1590家。
在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方面,去年安徽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家,认定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32家,新增地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8家,指导成立安徽省专利代理师协会。专利电子申请率达99.6%,居全国第二位。
2022年,安徽全省还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302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3113件,做出行政裁决88件、行政调解94件,向公安机关移交知识产权犯罪线索104条,同比增长48%,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续6年稳步提升。
2022年以来合肥海关共查获侵权货物及物品1061批次
合肥海关二级巡视员张道环介绍,合肥海关已连续第七年针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龙腾行动”,针对寄递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蓝网行动”。2022年以来,合肥海关共查获侵权货物及物品1061批次、11299件,价值151万元。
为加强风险分析,实施精准打击,合肥海关进一步强化海关专业技术支撑,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建立侵权风险甄别模型,优化知识产权风险参数,全方位加强对重点进出口商品的有效监管。
同时,合肥海关深化多方协作,与安徽省“双打办”、省市场监管局等地方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开展业务研讨交流、执法案件合作,形成知识产权侵权立体防控体系;与南京、南昌、深圳海关就信息交流、案件协查等工作开展执法协作,有效防范侵权货物口岸漂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