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瑶海区长淮街道:有事专找小管家,小区治理见成效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退休了,只是换了一个舞台。”张传玲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红色小管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瑶海区长淮街道从各个小区内择优选配一批对群众有感情、对治理有热情、对工作有激情的党员骨干担任 “红色小管家”,他们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巡查走访、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疫情防控、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以实际行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坚持日巡,变“群众上门”为“服务到家”
“我在社居委工作近20年,在银屏花园小区住了十几年,无论是社区工作还是小区情况,我都是非常了解的,和群众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张传玲退休不退岗,一直热心小区治理,参加小区志愿服务,现在有了红色小管家这个身份后,感觉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责任更加大了。
通过在银屏花园小区,单元楼栋“三亮一做”公示牌公示红色小管家照片和联系方式,以及小区党组织活动内容,有事专找红色小管家已经成了居民群众的习惯和共识。张传玲几乎每天出门时都要先在小区里巡查一圈,不论是文明劝导、垃圾清理,还是入户宣传、纠纷调解、党员活动,到处都有她的身影。
长淮街道积极建立红色小管家“123”工作制度,即一个笔记本,两个都知道(群众知道小区党支部书记是谁、红色小管家是谁),三个一口清(红色小管家对巡防范围及户数、重点户特困户信访户、每日每周每月巡防计划三个数据要一口清。红色小管家在片区内巡查各类问题,访民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及时上报,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召开党群议事会解决。实施“巡查-反馈(交办社区)-协调-处置-督查-销号”六步工作流程,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回应关切,变“问题发酵”为“一致点赞”
银屏花园小区老旧改造期间,张传玲就一直注重收集居民关注的痛难点问题,多次和社区、物业、施工单位协商,避免问题发酵,有效解决了电子门和电子锁全部更换、墙体全面粉刷等问题,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点赞。
今年来,她带领小区党员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组建防疫志愿服务队,协助物业在小区内巡逻、卡点值守。10月19日小区开始封闭管理后,她积极配合社区、物业参加小区值守、巡逻,劝阻聚集、扎堆、不戴口罩的居民,向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宣传政策,协助社区登记、配送物资。同时,还积极帮助小区居民解决就医、生活上的困难,有位居民被宠物犬咬伤需要24小时内打狂犬疫苗,张传玲知道后,立即跟社区反映了此事,最终通过社区协调闭环解决了居民就医问题。
“疫情期间,遇到点事,大家的心情都是焦急,作为一名红色小管家,更要架起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邻里们一有事情就想到我,说明信赖我、认可我,我更要把事情做好。”张传玲说道。
群策群力,变“老旧小区”为“温馨家园”
如何让业主“苦脸变笑脸”,让物业“外人变家人”,让小区“乱点变靓点”。张传玲作为一名党员,也是深有感触。在她和其他几位老党员的努力下,申请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将小区治理从“两方对峙(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公司)”转变为“一方引领(小区党支部),三方协作(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稳定架构,推动小区治理和小区建设从“杂乱无章”到“核心引领”“共商共建”。
主动牵线搭桥,助力银屏花园同创物业成立党组织,将物业公司的党员变成党组织在小区联系服务业主的先锋成员,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整个小区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在红色小管家的组织和发动下,小区开展安全生产、法律进小区等宣传宣讲活动10余次,开展写书法、猜灯谜、包粽子、广场舞等红色文化活动10余次,参与人次500余人,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服务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安全问题从“担心”向“放心”转变,居民态度从“观望”到“支持”转变。2022年10月,银屏花园小区被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这份荣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在长淮街道,像张传玲这样的红色小管家还有很多,下一步,长淮街道将继续大力推行“党建+红色小管家”治理模式,把街居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推动构建“组织有力、邻里有爱、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格局。(周刘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