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长丰吴山镇:白鹅产业奏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向天歌”

2022年11月07日13:5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深秋时节,长丰县吴山镇薛店村赵埝组的闲置水塘边,成百上千只白鹅伸着脖子“嘎嘎”鸣叫欢歌。这是已经饲养了200余天重达二十余斤的优良中型鹅种——皖西大白鹅,传统名菜“吴山贡鹅”也因其肉质细嫩鲜美的原因保持贡鹅的特有品质。

眼下,长丰县吴山镇通过围绕白鹅产业做加法,探索出一条产业联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薄弱村的经济发展难题

“村里的青壮年和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或创业,就剩一些老人和小孩。”“我们村位置偏远,没有资源,仅有约1万亩土地,还没有进行农田整治,种植效益低,没有发展产业的好项目。” 2021年底,刚结束村委换届后的第一次村“两委”会议上,“两委”成员在热烈地探讨薛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问题。

在长丰吴山,薛店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全村仅有一条通向村外的公路。村集体资源匮乏,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迟迟不能破题。

新班子要有新气象,如何明确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一个项目“落子”何处,成为90后返乡大学生、薛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万峰茂和第八批选派干部薛店村第一书记干从军等一班人急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白鹅经济

带着解决问题和加快发展的心愿,薛店村“两委”干部开启了调查走访之路。他们查看了村内大大小小村庄、农田,盘点村里的闲置资源资产,就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广泛征求离任村干部、德高望重老党员、致富能手等群体意见。

在走访基础上,村“两委”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的政治引领作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对发展项目进行商议。经过充分建议、商议,大家决定将目光瞄准村边缘地带撂荒的土地和一个约60亩的闲置水塘。由村集体流转统管,发展皖西大白鹅养殖产业。

“为了保证白鹅品种的纯正,养出地道的特色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我们村‘两委’特地跑到寿县、高刘等地选取理想的鹅苗,购买了1000余只白鹅种苗。”万峰茂说,“水塘周边是一片林地,鹅可以散养到林地吃草,提高了鹅肉的品质,市场售价比圈养每斤要高出2-3元,利润可观!同时,为了增加困难群众收入,村委会从村里聘用了3名有养鹅技术的村民,住在场地负责白鹅饲养。”

今年11月,经过200多天的不懈努力,平均重达20斤重的白鹅基本可以出栏。根据市场行情估算,这一批鹅收入可达16万元。但万峰茂和干从军还有更远的谋划:“我们打算对鹅进行绿色产品认证,扩大养殖规模。也希望能通过环评、林业、水务等部门审批后建立养殖基地大干一场。再往后还可以进行生鲜鹅加工项目,吸纳更多人返乡就业!”

产业联动拓宽致富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集体壮大、群众增收。”万峰茂和干从军认为,白鹅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养殖。

很快,村里准备成立皖西大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尝试由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购销售的“一条龙”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养殖白鹅,聚合起皖西大白鹅全产业的力量,实现百姓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欢快的白鹅之歌奏响了白鹅养殖产业发展曲,第一产业发展的路蹚出来了,村“两委”的眼界也宽了,不止步于发展第一产业,他们瞄准了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扩大资金资源资产“组合效应”。

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结对单位以合同定购、下乡采购等形式,帮助薛店村代销大米等农产品收入达15万元;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手段,薛店村激活资源要素,异地置业和购买标准化厂房经营权,增加了集体收入30万元;多方争取上级各职能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政策扶持,薛店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租赁大棚项目、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年均增收12万元。据初算,薛店村今年全年收入可突破100万元。多方向发展路径真正让薛店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多个龙头饮水”。(莫静)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