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望江雷池乡:鸭绕稻边游 产业有奔头

2022年08月24日14:0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鸭子一年能卖很多批,等过段时间稻谷收割了,就可以让秋鸭子下田去散养,现在这种散养的鸭子,能买个好价钱!” 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的养鸭大户肖吕松说道。

在望江县雷池乡,因地势平坦,田地面积大,养鸭大户更是数不胜数,而在雷池乡的养鸭大户中,肖吕松算是一位养鸭老师傅了。肖吕松养鸭已经有接近30年的经验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尝试养鸭,规模从最初的十几只发展到如今的上万只。就在近几年,他开始尝试养老鸭、下蛋鸭和特色鸭种。肖吕松口中所说的,就是一种生态散养的“稻田鸭”,进入秋季,稻田里的鸭子们四处游走“搜寻”,草和虫子自是无处可逃,成了它们的盘中餐,此时便是发挥了鸭子“杀虫除草”的作用,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鸭子到了田里,在耙土时让土壤得到“按摩”变得疏松。生态散养的稻田鸭多吃杂草昆虫,自然生长,鸭肉品质好。

肖吕松回忆起前些年养鸭的经历,他感慨:“最开始只能自己摸索,这几年政策好了,乡政府还会下派农业科技指导员来教我们怎么科学养鸭,鸭子的产量都上升了不少,收入也增加了!” 夏秋交接之际,天气炎热干燥,鸭属水禽,性偏凉,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可以清虚火,因此夏末秋初,也是适合吃鸭子的季节。

谈起村里的养鸭产业,三河村的党总支书记梅松柏说:“现如今村里养鸭的大户比较多,他们不仅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还可以带动村里的脱贫户们就业,下一步就是计划将这些大户都组织起来,和村里的其他特色产业形成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截至目前,雷池乡养殖禽类达到100只以上的有近300户,有部分大户养殖近2万只,涉及品种有肉鸽、鸡、鸭等,每年增加收入达10万元以上。产业发展是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长效举措。下一步,雷池乡还将继续支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让小小家禽,也能成为致富法宝。(储可慧 方向)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