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坚持“四强化四推进” 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安徽财经大学坚持以“新经管”发展战略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战略路径为引领,以“四强化四推进”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思想引领,抓实师德教育。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举办“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实施“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和轮训制度,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教师挂职锻炼和志愿服务制度,支持教师主动参与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强化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坚持课堂育德,教学涵养师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推进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学分综合改革,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红色寻访、廉政情景剧等特色活动;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示范带动,培育师德文化。利用教师节、新教师入职等节点,开展师德榜样评选,表彰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展板、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构建师德师风宣传矩阵,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传递师德正能量;举办退休教职工荣退仪式,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18年以来,学校新增“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安徽最美教师”1人、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1人、“全省优秀教师”1名、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3人。
强化项目平台搭建,推进教师夯实教学能力
搭建教师培训探讨平台。针对新入职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试讲点评”“青年教师助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助其“站住讲台”;针对中青年教师,安排不同主题的“专家辅导报告”“教学沙龙”等活动,助力教师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能力,使其“站稳讲台”;针对骨干教师,组织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等专题讲座,介绍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方法,传播相关学科前沿知识,促其“站好讲台”。
搭建教师教学竞赛平台。以教师教学竞赛为依托,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完善“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四级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课程思政案例大赛、移动教学大赛、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等数十种竞赛活动,并在竞赛过程中为参赛选手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培训、咨询与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搭建教师教学研究平台。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抓手,鼓励一线教师,围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通过研究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018年以来,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3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0门。教师获各类教学竞赛奖142项,其中以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教学设计创新奖1项为代表。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58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特等奖9项);公开发表各类教研论文354篇,出版各类教研专著14部。
强化激励机制健全,推进教师回归教学本分
完善教学激励措施。出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认定指南》,激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经审核认定其教学课时系数为1.2;出台《教学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及其补充规定,将教学成果按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类、课程和教材类、教师发展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类、教学案例类、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类分成A、B、C三个等级,根据成果内容不同给予不同奖励。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业绩认定。出台《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细则》《文学艺术俱乐部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细则》等系列文件,激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各种活动的工作进行量化和认定,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
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在原有设立的“优秀课堂教学奖”“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我最喜爱的老师”等教师教学荣誉基础上,出台《“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贡献奖”“教学杰出青年奖”评选及奖励办法》,主要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承担教育教学项目、学生评教、教学成果获奖、科研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教学和学术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选,获评者被授予荣誉证书,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
建立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聘任制度。出台《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岗位聘任管理办法》,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设置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岗位,打通教师通过教学上升的渠道,降低科研成果硬性要求,重点考核教师在学生培养、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的工作实绩。2018年以来,学校新增省级高水平导师10人,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96人。授予“安徽财经大学教学卓越贡献奖”2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杰出青年奖”8人。聘任校教学型教授、副教授14人。
强化教学评价改革,推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出台《领导干部听评课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办法》等文件,推进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实施学生评价、教学督导组评价、校领导听课评价、教师(同行)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综合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考评优秀的教师,在主持申报教研项目、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项目时予以优先考虑;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及时组织专家、同行进行诊断性听课或教改教研能力指导等,帮助其查找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评价内容多维化。综合考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重构教学评价内容,突出价值、能力和素质导向,由原来“单一”评价内容向“多维”评价内容转变,由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全面发展转变。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选编与使用等重要教学载体审核中考量“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情况,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突出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引导任课教师将其融入到每门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
教学评价手段信息化。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评价手段更新,主要表现在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两个方面。过程评价,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记录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及时反馈质量评价,实现学情诊断科学化精准化。增值性评价,是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学生知识、情感、态度、思维和行为等全过程数据,生成学生画像,关注学生在原基础上的动态变化,为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安徽财经大学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在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成效显著。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张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