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铸就芜湖城市“主动脉”

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雄踞八百里皖江中段,自古就是车船繁忙、交通便利的水陆综合枢纽。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交通公路部门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性机遇,聚焦聚力重点项目,狠抓工程建设增量与提质并进,不断优化、完善全市国省干线路网结构,芜湖公路迎来了凤凰涅槃般的黄金十年。
这黄金十年,是芜湖公路投入最大、建成项目最多、发展最快的十年。芜湖累计实施国省干线公路重点工程新改建项目32个,新改建二级以上公路317公里,总投资103.5亿元;累计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106项、783公里,完成总投资14.5亿元。
在芜湖公路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国道205城区段(二环路)的快速化改造无疑是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自十八大以来,芜湖交通公路部门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韧劲,持续打造二环路这条南北主通道,先后累计投资30亿元,对全路段实施了拓宽改造和快速化改造,在所有平交道口上建成13座立交桥,把芜湖主城区的“肠梗阻”打造成为“主动脉”,真正实现了南北交通的无障碍、快速化过境。
芜湖公路。秦超摄
拓宽之路
二环路作为芜湖市区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干道,与205国道共线,承担繁重的城市交通和过境交通任务。同时它也是沟通芜湖长江大桥、长江三桥、芜宣高速和湾沚区、繁昌区、南陵县间的必经之路。在本世纪初,芜湖市区还没有三环路,作为二环路的二环路当时只有15米宽,瓶颈路段多,且交通状况复杂。大卡车、农用车、三轮车混行,主线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通行压力大和交通事故隐患高,远远不能满足芜湖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与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目标也不符,改造迫在眉睫。
随着神山口立交和新袁泽桥的建成通车,二环路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改造历程。在新建两桥的同时,二环路还按64米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路进行拓宽改造。二环路改造可谓起点高、标准高、设计超前,充分结合国道通行和城市道路的发展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交通公路部门面临着公路建设到城市道路建设的转变,克服了沿线房屋征迁难、各类地下管网施工难、公路边施工边维持交通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十年过去了,二环路不仅成为芜湖市风景秀丽的景观大道,也极大满足两侧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需求。
芜湖公路。秦超摄
提速之路
二环路拓宽改造完成后,从尘土飞扬、破损的水泥路到平坦、开阔的沥青路面,交通量迅速提升,但全程存在许多平交道口和地面人行过街设施,受交通信号的影响,过境车辆无法快速穿越城区,区域车辆无法实现快速通行,极易造成全路段大面积拥堵,“大动脉”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若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二环路必须进行快速化改造。随之,二环路的快速化改造又提上交通公路部门重要日程。
交通公路部门当时曾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当时二环路全线共设19处交叉口,信号灯设置平均间距仅为465米。主城区交叉口信号灯延时总合计为610秒,受信号灯延时影响,主线通行时速由设计60千米降低为15千米。交通信号灯严重影响了直行交通通行速度。
从2011年开始,二环路以一年至少开工建设一座立交的速度,奋力打通城市交通内外循环——2011年,马饮立交开工建设;2012年,十里牌立交开工建设;2013年芜石路立交开工建设;2014年钱桥立交、黄山东路立交开工建设;2015年,赤铸山路立交开工建设;2016年,米市口立交、马塘立交开工建设……
2018年4月20日,米市口立交开通试运行。至此,北起于芜湖市鸠江区金湾路口,接九华北路,向南经镜湖区,跨青弋江,入弋江区,终于九华南路马饮路口的全长15.9公里的二环路共建成开通13座立交(含站前立交)群。全线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二环路主线桥平均运行速度从10年前的不足20千米每小时上升至约60千米每小时,行程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日均交通流量从10年前的5万辆次发展到现在的日均14万辆次,让这条贯穿南北的大通道真正发挥了城市主动脉的作用。
芜湖市交通公路部门在二环路建设中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强抓工程建设质量,做到增量与提质并进,赤铸山路立交工程、马塘立交工程、米市口立交工程、钱桥立交工程先后获芜湖市建设工程鸠兹杯。2016年,市交通公路部门还投资3500万元,对二环路沿线立交桥实施了景观亮化工程,扮靓芜湖的夜空,一座座立交桥形态各异,如彩虹飞架城市南北,为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添彩。
芜湖公路。秦超摄
智慧之路
芜湖市南北主干道二环路的快速化通行,大幅提升了城市整体交通品质,也是芜湖市区等级最高、舒适度最好的公路,交通流量也随之不断攀升。针对这一现状,芜湖交通公路部门以日常养护为抓手,高标准、全方位对沿线设施进行完善和提升,规范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设置,确保全线始终保持良好路况。
10年来,芜湖交通公路部门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在二环路养护中开启了“智慧公路”建设。围绕“应急快、保通快、保畅快、保洁快”的要求,自主研发出二环路全路段桥梁、下穿段的应急预警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恶劣天气险情发现难,处治不及时的问题。同时,自主研发出“桥梁冬季全自动喷淋除冰系统”,这套根据桥面冰点温度自动喷洒融雪剂的系统,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消除了机械作业对交通的不良影响,减少了各方资源的投入。同时,还为养护人员设计制作了公路养护管理手机APP系统,从公路病害发现、派单、维修、验收,全流程“指尖”管理,极大提升养护管理的效率。国道G205芜湖段成功列入全省唯一的国省干线公路“智慧公路”建设计划。
2008年的大雪,未改造的二环路因为道路等级低,交通全线阻断。当再次面对2018年初、2022年初的连续强降雪,芜湖交通公路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应对,依托“智慧公路”的多项应急系统,对路面桥面积雪实施了“即下即清,雪停路净”,真正做到了“大雪无痕”。尤其是在应对2022年初的大雪之中,芜湖高速封闭、高铁停开,二环路这条城市“主动脉”始终保持畅行无阻,出色地完成了雨雪恶劣天气的交通保障任务。
芜湖公路。秦超摄
荣誉之路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也是芜湖公路发展深度变革的十年,芜湖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应对重大挑战,抢抓战略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方针,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年来,芜湖管养国省干线朝着“畅安洁绿美”的方向健康发展,G329芜屯路、G205芜湖段先后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省级文明示范路,G329芜屯路获评安徽“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交通部“十三五”国评中,芜湖公路为安徽省荣获全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评比第二名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专题嘉奖通报。芜湖“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湾沚区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繁昌区被命名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南陵县奎湖环湖路获安徽“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芜湖公路红色党建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以“善建善养、向前向美”主品牌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支部建在工地上”和“芜湖公路党员应急抢险突击队”,“芜湖公路党员应急抢险突击队”荣获交通部第一届全国“最美公路人”集体。
回首十年路,展望“十四五”,芜湖市将持续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步伐,推进国省干线公路优结构、补短板,在“八射四纵四横”普通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基础上,打造快速路,贯通断头路,扩容瓶颈路,完善干线路网。同时,还将继续优化提升现有国省干线公路,进一步美化路域环境,让二环路等城市主干线成为群众出行的安全路、首选路、舒适路,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贡献公路力量。(秦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