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芜湖:静态管理的48小时

汪瑞华
2022年04月19日09:1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4月16日,皖南医学院二附院在发热门诊就诊者中检出一例新冠病毒核酸初筛阳性。17日凌晨,芜湖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阳性,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不期而至;抗疫,不宣而战。

考虑到本轮疫情原体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高、隐匿性强、传播性快,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17日凌晨4时起,主城区暂时实施静态管理,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和活动。

疫情防控兵贵神速

静态管理,意味着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居家办公,所有经营性场所一律停业,所有公共交通一律停运。此外,居民足不出户,不外出、不聚集、不流动。

但静态的同时,总有一群“静不下来”的人,他们都在为这座城市的尽早“动态清零”在拼。

芜湖市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杨大伟摄

4月17日上午8时,芜湖市召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专题会议。市委书记单向前指出,必须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时间,抓紧当前关键期,快速果断阻断疫情传播,集中力量、协同配合,以最快速度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他强调,要快速反应,充分发挥网格化、小单元精准作战和大数据排查优势,加强流调溯源,快速查找、堵住潜在风险点,切断疫情传播;要强化重点场所管理,严格落实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各项管控措施,全力做好隔离人员转运工作,做到应隔尽隔、应转尽转,一个不漏。

同时,做好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做好物资保畅,稳定市场秩序。

17日,经综合评估研判,芜湖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决定,当天起,对镜湖区分区域实行管控,并划定封控区和管控区。

市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陈剑摄

在进行静态管理的同时,立即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其中,芜湖市二院核酸检测团队24小时轮岗检测,“歇人不歇仪器”,单日检测能力达到20万人次。

据18日上午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24时已排查密接1103人,次密接1420人,全部落实管控。除密接人员筛查外,全市已采样2994154人,已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守住市民“菜篮子”

既要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要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如何在静态管理背景下,最大限度降低“次生影响”,通过“动态”举措打通保障民生的“最后100米”,成为芜湖市面临的考验。

虽然疫情让城市按下“慢行键”,但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一刻不能耽搁。

大地蔬菜批发市场物资保供应现场。梅韬摄

疫情发生后,芜湖在全市范围内以区为单位,暂设了一批商超、菜市场和批发市场,作为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点,充分发挥各方力量,落细落小落实守稳百姓“菜篮子”。

为最大限度减少市民外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该市筛选了一批线上购物平台,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资居家配送服务。

芜湖世纪联华就是其中之一。自静态管理以来,世纪联华5家门店和联华社区4家生鲜店一边加强线下防疫,一边开足马力组织线上配送。“我们还响应号召,专门推出了宅家安心套餐,共有鸡翅、黄瓜、土豆、西红柿、薄皮椒、娃娃菜6个单品,目前已经有近1万单送到市民手中。”安徽世纪联华公司副总经理张玲如是说。

同样作为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点的大润发天门山店,配送能力从疫情前的每天2000单提升到每天4000单。芜湖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天可供应的蔬菜量也从700吨提升至1000吨。

志愿者连夜配备蔬菜保供应。强黎明摄

“为保障农副产品的稳定足量供应,我们将蔬菜、肉蛋奶、粮油等重要生活物资纳入应急运输保障绿色通道,优先便利通行,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发放通行证308张。”芜湖市商务局市场建设与运行秩序科科长许正宙如是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地发布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的通告中,明确各街道及社区要摸排辖区内困难群众和老弱病残孕人员情况,对低保人员、特困人员、高龄老人、残疾人等,要密切关注,切实做好物资供应。

小小“菜篮子”,关乎大民生。除了做好静态管理期间的保障之外,17日,芜湖市还特地发布了《关于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防止发生各类价格违法行为,进一步稳定价格秩序,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患者“药盒子”

做好“静态管理”,核心是人。不仅要为人服务,还要有人服务。

如何做好百姓吃饭、看病、用药等基本民生保障,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现“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防控疫情的重要前提。

静态管理下,突发、急重病患者就医怎么办?慢性病患者缺药怎么办?确需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又怎么办?

18日,芜湖市发布《关于疫情期间就诊流程温馨提示》,明确了急诊患者就医流程、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患者就医流程和非急诊患者就医流程。

其中,急诊患者及新生儿、孕产妇等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市急救中心和县(市)区急救站接到电话后,安排救护车转运至附近具备急救能力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就医。并要求医疗机构接诊后立即施救。

志愿者为小区居民配送物资。陈剑摄

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由驻点或基层卫生机构医生做好防护后上门服务或通过电话、互联网进行诊疗。仅需配药的,由工作人员(志愿者)通过到零售药房、医疗机构调配后将药物送至门口。

对于血液透析、放化疗等确需至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提示明确,由县(市)区指挥部安排专车送综合性黄码医院就医,就医结束后,再由县(市)区指挥部安排车辆接回,全程做好闭环管理。

按照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均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划分应急区和缓冲区,确保既能符合院感管理要求,又能切实保障广大患者基本就医需求并创造良好诊疗环境。

静态管理,最考验的就是城市应急保障能力。良好的静态管理,才能让城市“静”中有序,让民生难题有解,也是“动态清零”的必要条件。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做到一切工作服从于疫情防控,采取更坚决、更果断、更严格的措施,科学精准、严谨细致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单向前如是说。

@李如意:“小区已经组织志愿者上门摸底,不落一户,安全感满满!”

@笑对人生:“芜湖市防控来得快,辛苦那些志愿者,芜湖加油!”

@春晓:“芜湖对这次发现在疫情进行了全面筛查,快速处置,对排查出的密接和次密接已全部管控,信息及时公开发布,老百姓放心。”

(责编:范晓琳、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