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宣城的“势术道”:解锁新打法 起步就起势

汪瑞华 张俊
2022年03月07日15:0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3月5日14时01分,“宣城一号”通讯遥感双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飞冲天。

“仰望星空,宣城一号闪闪发亮”“古有文房四宝,今有宣城一号”“宣城一号闪耀太空”……一时间,网友纷纷留言,表白宣城,为“宣城一号”点赞。

以城市命名卫星的一小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十四五”开局之年,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833.9亿元,增长10.1%,增速以高出安徽省1.8个百分点的成绩排在全省第4位。

人勤春早,催人奋进。虎年起步,宣城市各地以鼓足“拼”的势气、发扬“实”的作风、提振“干”的状态,展现出活力满满的劲头,热火朝天忙“春耕”的场景正在宣城大地奔现。

势:吹响号角动员令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新春伊始,宣城市各县区“满格”开工,以“新春第一会”吹响新年的发展号角。其间,既有充满危机的对标、头脑冷静的反思,更有未来发展的谋略、新年奋进的锐气。

年后上班第二天,旌德县召开了全县工业发展暨“双招双引”推进大会,当地政府营造的‘部门围绕项目转,干部围绕企业转’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让企业家感触颇深。

“这次大会既是‘优良传统’也是‘招牌动作’,目的是奏响工业‘C位’的最强音,点燃‘双招双引’的主引擎。”旌德县委书记储德友如是说。

宣城经开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暨工业发展大会。宣城经开区供图

就在同一天,绩溪县“双招双引”暨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如期召开。会议指出,要以强招引的力度去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全面落实人才政策10条措施,切实提高“双招双引”工作实效。

泾县,节后开工第三天,“三比三创三争”动员大会号角吹响、战鼓催阵。会议要求,把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振起来,把推动工作节奏频次加快起来,把争先进位的斗志激发起来,让实干、快干、敢干、会干在泾县大地蔚然成风。

宣城经开区举行的“双招双引”大会,传递了鲜明导向。过去的一年,全区新签约项目97个(备案23个),协议引资272.1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个,5-10亿元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年后第一时间召开大会,一是为了趁热打铁,二是为了表明态度,三是为了加压奋进。”宣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家和立下新目标,“力争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惯例和传统,连续多年,宣城市各县区在开年之际召开新年大会,不是一般的抓项目促投资,而是事关县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全市上下提升精气神、展现新气象的一次“点兵”。

术:复工复产不负春

春寒尚浓,宣城市各地不少企业就纷纷忙碌起来。

洗模、浸胶、烘干、水冷……一整套工序下来,一副副色彩各异的乳胶手套跃然眼前。这是记者在安徽华腾乳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听着熟悉的设备作业声,公司副总经理齐永健说:“机器声一响,心里就踏实。”

在华腾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检测员给乳胶手套做灯检。人民网 张俊摄

“目前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去年产值2.3亿元。看这势头,今年完成3个亿的目标,心里有底。”齐永健把信心写在了脸上。

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的安徽科讯新材料有限公司里,车间机器轰鸣,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逐渐开足马力展开新一年的生产。

宣城科讯从签约都产品下线,只用了7个月时间。人民网 张俊摄

“目前,我们的在手订单已经有8000多万,尤其是公司主打的装配式内装部件深受客户青睐。”安徽科讯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秀生介绍。企业各条产线满负荷生产,员工们更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确保订单按期交付。

不负春光抢开局。

在广德,春节假期一结束,市经开区就迅速吹响了开工“集结号”,各家企业纷纷掀起复工复产热潮,铆足了“虎劲”开局争先。节后上班的第三天,广德市经开区复产率就达到了70%。

走进宣州经开区,处处是火热的生产场景,各家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全力冲刺新年新目标。

面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发展形势,宣城市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抓好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必答题”。

去年,宣城市持续推进“千企升级”和“双百”计划,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4户,总数达1695户,居全省第5位;开展“三比三学三赶超”活动,65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0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省前列;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15个,居全省第1位。

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检测产品质量。人民网 张俊摄

道:优化环境无止境

“营商环境”成为企业择木而栖的关键。地处皖东南的宣城,从“千里解决用工荒”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从“给政策”“抓项目”到“优生态”“造环境”,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企业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在宣城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宣城市多地采访发现,从拼投资、拼政策到拼服务、拼环境,各地政府部门主动变身“店小二”,积极转变发展理念。

在旌德县,政府不仅送政策上门,还送订单送钱上门;在宣州区,春节前夕通车的迎宾大道,不但缩短了企业进出园区的路程,还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的距离;在宣城经开区,创新的“BOSS见面直聘会”,通过直播带“岗”,短短两个小时就吸引了3万多求职者在线收看……

在狸桥镇,安徽群兴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整理压制好的磁瓦。人民网 张俊摄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敏锐。

从正式签约,到产品下线,仅用了7个月时间,2021年年中,起步投资2000万元的安徽科讯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在旌德县蔡家桥镇高溪村顺利投产。

对于新项目创造的“科讯速度”,企业负责人徐秀生逢人便竖大拇指:“项目进展远超预期,既节省了成本,又帮助企业尽早拥抱低碳内饰装修的风口。”

身为科讯的专门对接人,蔡家桥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路遥已经是企业的熟面孔,最多的时候每隔两天就要往企业跑一趟。

从政策宣传到项目申报,从奖补兑现到完成升规,李路遥是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一方面入企宣传,充当政策宣讲员,另一方面入企调查,做企业调查员。

“送下去的是实打实的优惠政策,收回来的则是对经济形势的深刻感悟。”李路遥说:“通过深入企业,自己对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的互动多了一层理解,对政策效果也有了切身体会。”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面对面”,到今天的“肩并肩”,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让宣城市企业家们体会到的是,营商环境的好上加好、优上再优。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