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改委等五单位发文,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元旦、春节临近,猪肉供给是否能够满足旺季需求?近日,安徽省发改委等五家单位联合出台实施方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政府储备猪肉将优先保障大中专学校、社会福利机构、企业食堂等需求。
【储备】
常规储备量的30%作为应急储备
政府猪肉常规储备是为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由省、市政府分别建立的常设储备。其中,常规储备量的30%作为应急储备,专项用于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等特殊情况。
按省、市两级确定全省常规储备规模,其中省级常规储备不低于全省城市常规储备规模的50%;各市按辖区城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天2两、共3天的消费量安排,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应适当增加规模。
储备品类主要为活体生猪存储及冻猪肉存储,其中冻猪肉存储占比不少于50%。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等特殊情形时,及时提高冻猪肉存储占比。
【应对】
生猪、猪肉价格大跌时,实施临时收储
当猪粮比价低于6∶1或高于9∶1,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全省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30%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过度下跌预警和过度上涨预警都有一、二、三级。
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为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预期,实施政府猪肉临时储备收储。当省级层面实施临时收储时,各市同步开展临时储备收储。临时储备为阶段性储备,可根据市场实际分期分批实施。
【投放】
发布一级预警时,加大投放力度
全省或部分地区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物疫情等,市场出现供应短缺、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在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组织集中投放。
其中,当猪粮比价高于12∶1,或全省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时,发布一级预警,加大投放力度。
具体投放时机、数量、区域等,由省发委等部门会商确定。
猪肉储备投放结束后,应及时核减实际储备库存数,并按规定的常规储备数量择机将投放出库的缺额补充入库。
【生产】
促进中小养殖场(户)标准化、规模化
为了稳定生产自给能力,省发改委等多部门要求,各地要做好规模养殖企业服务,推动在建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中小养殖场(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另外,通过增加预算内投资、保障养殖用地、强化信贷和保险政策、理性参与生猪期货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安排生产,调优生产力布局和结构,推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夯实保供稳价基础。
【物流】
建设一批省级冷链物流分拨中心
生猪生产稳定了,物流运输也是重要一环。接下来,安徽省将大力支持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围绕产供储加销全链条流通,全省将建设一批省级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和省级冷链物流配送网点;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各类专业冷库设施,并加快建设一批生猪屠宰加工和肉类冷链设施项目。
【供应】
储备肉优先保障大中专学校等需求
菜市场、生鲜超市、综合性商超……近年来遍地开花,市民身边买菜的地方越来越多,“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
今后,安徽省将推动生猪养殖户、猪肉加工企业加强与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等政府储备猪肉应急供应网点的产销对接,多渠道组织猪肉市场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省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政府储备猪肉应优先保障大中专学校、社会福利机构、企业食堂等需求。”
【监管】
坚决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今后,猪肉储备调节工作情况将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绩效评估。全省还将加强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全流程疫情防控,严防生猪疫病发生。
除了加强对流通环节猪肉销售食品安全监管,全省还将加强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方佳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