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区:冬至邻里话幸福

冬至将近,滁州市琅琊区扬子街道菱溪社区的会议室里一派欢乐景象。20多位居民和社区工作者聚在一起包饺子,共话今天的幸福生活。
12月19日一大早,社区就将面粉、肉、芹菜等食材准备好。上午9点刚过,老生产队长曹后兴最先赶到,20米开外就能听到他洪亮的声音:“刘书记,我来包饺子了。”社区党委书记刘伟赶忙笑着迎上前说:“老队长,您都80岁了,身体还这么硬朗,声音还是这么洪亮!”
刘伟边说边把曹后兴引进屋里,工作人员李娜赶紧将准备好的茶水端过来。社区老同志王延武靠近曹后兴坐下来,陪老队长聊起了家常。
人聚齐后,大家开始分工,烧水、和面、剁馅、包饺子……居民张成芳主动担起了和面的“重任”。她是社区里著名的“热心肠”,干起活来灵活利索。
“三四十年前,只有过年那天才有饺子吃,而且是素馅。现在吃饺子完全是图个气氛,平时天天鸡鸭鱼肉,也不知道哪天是过年、过节。”张成芳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谁说不是呢,以前就盼过年,可以改善伙食,现在大鱼大肉都不敢吃了,医生叮嘱少吃油腻少吃盐。”正在一旁剁馅的社区居民李士权说。
“李老板,你那是富贵病,这些年你做工程赚钱了,想起你刚结婚那会,家里值钱的就是两间新盖的瓦房和一辆拖拉机。现在呢,又给孩子在市里买房,又给自己新换了一辆轿车。有车也要经常锻炼,没事多走走啊。”社区党委副书记朱定红的一席话引起满屋笑声。
“我现在每天上午走路去买菜,下午两三点送过孙子上学就去清流河公园、菱溪湖公园走走,前段时间到医院检查,很多指标都明显好转了。”社区居民李月梅说。
“他李姨,你要感谢养老保险每个月给你发工资,不然的话,你哪有闲工夫去锻炼。农田被征了,如果没有养老保险,就靠征地补偿的钱,你还有闲心去锻炼吗?”一旁包饺子的社区居民黄德美接过了话茬。
记者了解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地处城乡接合部的菱溪社区被征地农民已有918户3186人,政府为符合条件的村民统一购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如今,社区里失地的青壮年劳力要么在附近的企业上班,要么自主创业。
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居民王树珍发起了“牢骚”:“现在跟过去不能比,就拿生孩子来说吧,我那媳妇去年生孩子,我是天天老母鸡汤、黄鳝伺候着。想想我当年生孩子的时候,红糖水就是高级补品了。”
“现在什么情况,过去能比吗?40年前,我们村部只有3间小瓦房、2条长板凳,窗户玻璃碎了都是用纸糊上的,你再看看现在的社区大楼,楼上楼下六七百平方米,空调、电脑、电子大屏,要啥有啥。”老队长曹后兴回忆说。
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中1个多小时过去了。“饺子来了!”社区工作者端着两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走过来。“好,开吃。过冬至!”随着刘伟一声令下,大家喜气洋洋地挥起了筷子,温暖和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记者 罗宝 通讯员 余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