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芜湖

芜湖:城市医联体助推分级诊疗落地生根

2021年12月16日10:5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芜湖市先行先试,以大健康理念统领医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因地制宜,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通畅的城市医联体服务体系,深度整合城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公卫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两网融合,一体化布局

芜湖市全面调研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出台了《医联体建设总体规划》和《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方案》,充分考虑医保基金、公卫资金实行分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将城市医联体规划网与区级行政区划网相融合,以市辖区为单位,政府主导,医院牵头,分区包段,一体化布局城市医联体。

2019年,镜湖、弋江、鸠江区政府分别与芜湖市二院、中医院、一院签订合作协议,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辖区公立医院、区级公卫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医联体成员单位。2020年,三山经开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与市二院、一院启动城市医联体建设,实现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全覆盖。2021年8月,经开区将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资产、运营、学科、公卫、信息等事务整体委托市一院管理,进一步创新医联体运行机制。

三单协同,全方位展开

芜湖市医改领导小组印发政府办医责任、外部治理权力、内部管理任务三个清单,积极为城市医联体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落实政府补偿机制,建立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化解公立医疗机构债务4.3亿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出台《基本公卫经费包干管理办法》,逐步落实医联体基本公卫经费打包预付;完善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合理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10个百分点,保障居民在基层机构享受更高水平的医保待遇;用好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医联体内核增编制1567名,扩大岗位设置基数,增加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并进一步简化人才招聘程序,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

截至2021年9月,医联体基层医务人员赴牵头医院学习进修154人次,牵头医院帮助成员单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0余项。医联体的基层诊疗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23.6%,牵头医院三级及以上手术占比达62.51%,同比增长22.09%,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疫情防控期间由医联体牵头医院累计选派300余名医生全面指导基层医联机构防疫工作,关口前移、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基层网底。

四轮驱动,多角度联通

“专家团队”下沉。充分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技术指导作用,基层机构与牵头医院专科医师团队、高年资护士组成“1+1+1”模式的一体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基层帮扶责任,网格化落实到各专家团队。截至目前,各医联体设立了专家团队工作室44个,共计下派3232人次到基层开展坐诊;派出高年资护士12名,驻点帮扶基层机构住院病房管理和家庭医师签约、双向转诊等服务。

“共享中心”支撑。各牵头医院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共享使用的消毒供应中心,以及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心电诊断中心,完善工作流程和分配机制,实现检查检验信息共享和结果互认。2021年,芜湖市一院试点组建经开区医联体中心药房,推进“统一用药范围、统一带量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按时结算、统一药学服务”的“五统一”机制。

“一键转诊”保障。各医联体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牵头医院将30%的专家号源预留给基层机构,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基层机构做好下转患者的承接工作,将患者纳入到社区住院、访视、康复、慢病健康管理等服务范畴。截至2021年9月,各医联体共累计上转患者12049余人,下转患者8350余人。

“远程医疗”协作。依托芜湖“两平台四中心”和智医助理系统,推进远程医疗协作服务,向医联体内基层机构提供远程门诊、住院查房、影像、心电、会诊、教学等服务。

下一步,芜湖将不断完善医联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快建立优质高效、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防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吴卫宣)

(责编:范晓琳、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