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数字化 可不止“物联网”那么简单
“税务大楼3号梯故障,出现平层不良现象……”,点开一张物业报修的维修工单,电梯设备编码、楼号梯号,维修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14:10:17,物业经理发起故障单;14:18:28,维修人员扫码签到,到场维修;14:23:38,维修人员提交并开出更换部件清单……仅仅几分钟,维修人员就回应了物业需求,厘清了电梯故障。
“沪梯保”电梯风险管理数字化平台
这就是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行业共同推进的数字化电梯风险管理平台(简称“沪梯保”)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引入电梯行业专业服务方,建立“一梯一档”和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实现“人”和“物”的全流程自动化精细管理,从而降低电梯运行风险和电梯维保成本,提高市民群众乘梯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电梯风险数字化治理的“上海样板”。
“一梯一档+动态体检”,让电梯维保透明又放心
以往,居民交了物业费,却对电梯的维保管理知之甚少。什么时候保养,要花多少钱,谁来维修,电梯能否保障安全?这些都是常年浮现在居民心头的问号。
电梯部分零部件信息
“沪梯保”的推出,则为此提供了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不只是居民,在这个平台上,物业、维保公司、保险机构、政府监管等各电梯相关方均可查看电梯日常保养和部件更换修理情况。
“电梯换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可以从平台上直接溯源。即使物业更换,新的物业也能直接接手,所有的信息档案都在平台。”上海保险交易所再保险事业部总经理赵雷表示,根据采集标准,“沪梯保”平台能够形成“一梯一档”数据库,并精准对接上游部件工厂数据库,电梯基础信息、部件信息数据等个性化的技术档案在平台上一目了然,有效规范电梯后续维保服务标准,为后续核保定价、风控理赔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该平台还充分利用物联网设备的地理定位、信号感应、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功能,对电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控,对电梯日常维保、维修质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状态立即发出报警通知,系统及时调度维保单位调试解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维保人员现场作业
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田嘉铭表示,通过“沪梯保”可以对电梯管理公司、电梯维保公司的技术力量、日常维保质量、故障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市场化进一步优化“电梯后服务市场”,能更好地发挥保险辅助社会管理的功能。
据平台测算,目前投保电梯平均故障报修率下降70%,困人率平均下降88.25%,节省维修资金平均约21%。
跨行业互联互通,打造电梯数字化管理“新基建”
保障电梯运行安全,降低社会风险发生率及保险赔付率这一问题曾困扰行业多年。
“‘保险+电梯’管理,涉及到每个机构的商业利益、客户信息保密要求等,而我们相对比较中立,我们的作用就是使行业内外甚至跨行业信息都能做到最顺畅的链接。”赵雷说。
维保人员使用界面
2020年10月起,上海保险交易所推动国寿财险、大地保险、国元农险、日本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组成电梯风险管理共保体,链接物业、维保公司、保险中介等各电梯相关方,引入规则体系和“沪梯保”平台管理,提供保费和赔款清结算等服务,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从而实现整个交易市场的动态良性循坏。
集全行业之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乘着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东风,“沪梯保”推出不到2年就已在业内“小有名气”,进一步加大了保险行业服务民生的力度。
据统计,“沪梯保”先后在上海、宁波两地共推动8个项目试点落地,涉及品牌有上海三菱、永大、通力、奥的斯等;覆盖场景有住宅、写字楼、商场、室外自动扶梯等。
作为国内乃至世界首创的数字化电梯风险管理平台,“沪梯保”集行业之力,形成“保险+服务+科技”管理新模式,推动电梯相关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将保险保障期限从电梯安装期,延伸至整个电梯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补偿的全方位服务。
“数字化转型靠单一主体和单一领域是很难完成的。”赵雷认为,“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大家把工作由线下搬到线上之后,发现事件的流程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原先线下非数字化中冗余的交互、成本、摩擦也就不需要了,这也是数字化转型深层次的意义。(上海保险交易所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