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安徽开展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1年08月06日16:32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大型医用设备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杂、对医疗卫生费用增长影响大。近年来,安徽省医保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产品分层、医院分级,项目分包,价采合一”的集采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使用非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年度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医用设备报名集中采购采购70台设备。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1.5T磁共振(11台)、3.0T磁共振(20台)、64排CT(3台)、直线加速器(10台)、骨科手术导航系统(1台)等8个包45台设备开标评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国产设备中标比例显著提高。国产品牌中标8台,中标数量占比17.8%;国产设备(国产品牌和在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中标15台(8台国产品牌,GE天津公司中标1.5T磁共振第1包7台),中标数量占比33.3%。国产设备中标比例较往年呈上升趋势,基本形成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局面。

设备集中采购降价明显。截至6月底,2020年度设备采购总金额达4.44亿元,与医院预算采购价相比,节约近1.8亿元,节资率28.8%。同时,设备中标价格不断走低,如1.5T磁共振第2包苏州朗润中标单价297万元,全国集采1.5T磁共振首次跌破300万元;3.0T磁共振第2包GE公司750万中标单价从2018年度的896万下降至587万元,全国集采3.0T磁共振首次跌破600万元。

企业营销成本减省。通过集中交易,企业获得了规模化订单,不需要逐个医院“公关”,减少了流通环节,促销、流通等费用大幅减少,同时,集中采购促使企业之间回归到以质量、技术、临床疗效等为中心的良性市场竞争轨道。

营商环境得以改善。通过集中采购改革,进一步营造了公平、透明的行业营商环境,铲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让医务人员从被围猎的风险中解脱出来,建立起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设备企业的“亲”“清”关系。(茆先龙)

(责编:黄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