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安徽:便民停車,為美好生活加分

2025年10月10日08:42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不少人對城市“停車難”深有體會。停車問題事關民生福祉,考驗著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安徽扎實開展“便民停車行動”,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車泊位為主、盤活存量停車泊位為輔的城市停車資源供給體系,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停車難”問題,努力形成規范有序、安全便利的停車環境,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邊角地“變身”停車場

“自從有了橋下停車場,我們每天回家再也不用‘搶車位’了。”近日,在合肥市蜀山區五裡墩立交橋長江西路與青陽路交口橋下停車場,前來取車的市民李先生說,他辦理了停車場月卡,價格很親民,附近不少居民都在這兒停車。

五裡墩立交橋長江西路與青陽路交口周邊集聚著彩虹家園、青陽新村等多個老舊小區,很長一段時間,“停車難”都是困擾居民們的“心病”。蜀山區以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為契機,啟動“橋下空間煥新計劃”,對該處約2000平方米的閑置空地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因地制宜改造升級成便民停車場,不斷提升服務管理水平。

近些年,合肥市充分利用高架橋下、城市邊角地等零星地塊建設臨時公共停車場,增設一批停車泊位,有效緩解市內停車難題。今年以來,合肥市建成停車泊位6.4萬個、公共停車位1.17萬個。

“夔牛天街公共停車場有500多個停車泊位,不僅服務工業博物館、夔牛天街、文化街區的游客,還兼顧周邊小區居民的停車需求。”淮北市文化旅游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朱武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該停車場泊位使用效率在90%以上,高峰期基本滿位。該停車場於今年7月6日正式運營。建設過程中,淮北市相關部門將原本低效閑置的土地資源轉化為服務民生的停車設施。

“我們以新建配建停車場為主,盤活存量停車位為輔,道路臨時停車為補充,結合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建,利用新增建設用地、拆違征遷騰退空間和邊角地新建停車設施,計劃到2025年底,全省累計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83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以上。”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錯時共享盤活停車資源

“錯時共享停車太好了!以前,我剛下班就著急往家趕,生怕遲點就找不到車位,現在好了,再也不用在小區裡‘繞圈圈’了。”日前,家住馬鞍山市花山區印象花園的郭先生說,他剛把車停在離家不遠的馬鞍山市城市管理局內。

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泊位免費對外錯時共享是“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近些年,馬鞍山市充分挖掘既有停車資源,在確保安全有序運行的前提下,全面推行機關事業單位分批分階段錯時共享免費向社會開放部分停車泊位,最大限度地為社會提供公共停車服務,切實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滿意度。

據悉,馬鞍山市停車泊位錯時共享主要針對本單位附近有停車需求的居民,車型限7座以下(含7座)的小型家用客車,一般情況下,開放時間為工作日的18:30至次日7:30,雙休日、法定節假日的全天。其中,每日22:00至次日6:00原則上不得進出。

蕪湖市也在積極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共享停車資源,在工作日夜間、雙休日等時間段免費向社會開放,倡議全市商貿企業錯時開放停車。

目前,蕪湖市開放共享停車場57個、停車泊位1976個,在24個住宅小區探索設置100個“孝心”“暖心”“愛心”車位。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蕪湖市還對主城區9905個泊位實行免費停車。

假期內,黃山市21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的8419個泊位錯時免費對外開放,最大限度緩解市民、游客停車難問題。

智慧停車讓出行更便捷

“‘蕪優停車’平台不僅能實現停車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為公眾提供停車繳費、車場包月、無感支付等便民停車服務,還能深度挖掘自身資源,不斷升級功能,創新了共享車場、錯時包月、商場積分兌換、通停卡等應用場景。”近日,蕪湖市城市泊車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冬說。

“蕪優停車”是蕪湖市城市泊車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於2021年12月研發上線的城市級智慧停車平台。該平台在滿足車主基本停車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大型停車場智慧尋車、醫院就診停車優惠等服務,為群眾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自運營以來,“蕪優停車”平台已成功接入蕪湖市476個公共停車場、167個路內停車點、227個新能源充電網點,總泊位約達27.1萬個,注冊用戶已增至55.8萬人,實現停車服務“便民化”、停車管理“全局化”和停車數據資源“共享化”。

智慧停車,不僅為車主提供便利,也讓城市更加“聰明”“便捷”。為提升停車智能化管理水平,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馬鞍山市城管局牽頭實施智慧停車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共納入收費管理路段47條、路內停車泊位4487個。

民生無小事,關鍵就在一個“實”字。“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停車管理,優化停車服務,積極探索停車場建筑光伏一體化發展,支持停車場多元經營,在不減少車位的前提下,可允許停車設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車點、便利店等便民設施,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徽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彩莉)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