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安徽向前丨無為堅果 大有可為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9.17堅果健康周”在安徽無為市再次開啟。自2016年舉辦首屆以來,這一主題活動已走過了10年。今年的“堅果健康周”,依然是堅果行業的一次大團圓。
同步舉辦的精准採供大會上,三隻鬆鼠、洽洽食品、四川徽記食品等200余家企業參展,800多家採購商赴約,12個合作項目達成意向,預計可實現多邊貿易額1.6億元。
2025年“9.17堅果健康周”開幕式。無為市委宣傳部供圖
世界堅果看中國,中國堅果看無為。
從2017年牽手三隻鬆鼠,短短9年時間,無為的堅果加工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現如今,已成為全國堅果產業的重要集群之一。
走進蕪湖念果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不鏽鋼牆壁、金剛砂地面、藍光消毒設備、自動化流水線……即便隔著玻璃,也能夠感受到扑面而來的“科技范兒”。
蕪湖念果味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海紅告訴記者,過去傳統生產線都是人工投料、人工裹粉、人工油炸、人工調味,現在自動化生產線,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保証了產品質量的穩定。
俯瞰無為經濟開發區綠色食品產業園。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油炸車間是無人車間,搭載了PLC控制系統﹔裹粉車間全部管道傳輸,並且能夠精准調控溫度、時間等參數,使得堅果口感達到最佳。”在參觀通道,郭海紅饒有興致地當起了導游,邊走邊介紹。
話裡話外,聽得出創新工藝是念果味制勝市場的核心砝碼。
在無為,堅果加工企業的入駐,為當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使整個堅果加工產業的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聽到最多的詞就是“自動化”“AI檢測”“機器人碼垛”……毋庸置疑,無為的堅果加工產業,正乘著新質生產力的東風,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疾馳。
蕪湖市果仁庄食品有限公司的原料庫。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落戶在無為經濟開發區的蕪湖市果仁庄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花生、腰果、瓜子炒貨為主的堅果加工企業。該企業於2021年投產,布局的8條智能生產線,年加工能力可達2萬多噸,產能佔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對於總經理王琦來說,無為既熟悉又陌生,這裡雖然是他的老家,但早在2005年,王琦就下海去上海創業,直到2021年把加工基地建回家鄉。
王琦坦言,無為堅果加工雖發展晚,但起步早,返鄉創業,一來基於供應鏈角度的考慮,二來能夠帶動更多老鄉家門口就業。
“2015年20家直營店,10年時間,我們‘琦王花生’已覆蓋14個省的42座城市,直營店多達760多家,而且每年營收都在保持20%的增速。”從無為鄉村走出來的王琦,而今回過頭再看創業來時路,總會打趣道,“我絕對是同齡人中花生炒得最好的!”
十鼎包裝科技的智能化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從一顆堅果到一個產業,無為深諳“鏈式思維”,除了引進堅果加工企業,還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靶向出擊,構建強大“產業磁場”。
蕪湖十鼎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吸引落戶的企業之一,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橡膠和塑料制品的企業,產品包裝廣泛應用於堅果類、休食類、醬料類和輔食類。
來到注塑車間,隻見全自動生產線忙碌不停,投料、注胚、加熱、吹瓶……從原料到成品,幾乎一氣呵成。“經過AI檢測之后,即可打包裝箱發貨。”十鼎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昱汐說,這批小瓶包裝,單線日均產能可達1.2萬個。
十鼎包裝科技的產品展示。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扎根無為之前,我們就和三隻鬆鼠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劉昱汐告訴記者,企業不單單生產包材,還提供包裝設計和研發。她以三隻鬆鼠旗下子品牌小鹿藍藍為例,過去泡芙多用紙罐包裝,后結合小鹿藍藍IP,更換PE材質包裝,單品銷售量提升了30%。
和十鼎包裝科技不同,落戶無為的安徽尚美包裝則側重於紙質包裝。“整個園區大部分食品企業的紙質包裝,都是我們供應。”公司副總經理李靜說,為了提高產能,引進了水印聯動線,將印刷、開槽、糊箱工藝合為一體,既提高效率又節省人工,眼下正迎來生產旺季,幾乎是加班加點趕訂單。
產業鏈的延伸,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支撐。
截至目前,無為市已先后引進三隻鬆鼠、翱蘭食品、杭派食品、琦王花生等30多家企業落戶,讓堅果加工產業“筋骨更壯”,也完成了堅果加工產業從“零”到“鏈”的華麗轉身。2024年,全市綠色食品全產業鏈企業276家,實現產值165.7億元。
點擊進入專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