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構建“獎貸助補免”全方位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8月29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著力建設高質量學生資助體系,學生資助政策逐步完善、資助范圍逐步擴大、資助規模穩步增長,實現了“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資助學生1.9億人次,發放資助資金1611億元。
目前,安徽省學生資助項目已經達到25項,構建了“獎、貸、助、補、免”全方位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在學前教育階段,對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在義務教育階段,對所有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在高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免學(雜)費為主的資助政策體系﹔在高等教育階段,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校內獎助學金等項目有機結合的資助體系。
經過多年發展,安徽省已經形成了以財政投入為主,學校和社會為補充的“三位一體”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發放資助資金1611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1248.4億元,佔資金總額的77.5%。2024年,全省累計發放資助金額205.4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134.9億元,各級各類學校按規定從事業收入中提取資金19.9億元,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資助學5468.6萬元,銀行金融機構發放國家助學貸款50.1億元。
精准資助,是學生資助的基本要求。安徽省始終堅持精准資助,在財政資金分配時,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向艱苦專業和國家亟需專業傾斜﹔在確定資助標准時,加大對特殊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在落實資助政策時,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在監督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由教育、財政、審計、紀檢監察和社會力量參與的監督機制。(記者 張理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