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青山行不盡 綠水去何長

“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快看,我們基地的霍山石斛生長在山林中,依附在石頭上,完全模擬野生生長環境,讓石斛回歸自然的生長狀態……”日前,走進霍山縣衡山鎮南岳村的沁徽堂林下石斛基地,一場直播讓屏幕前的網友與霍山石斛來了場“零距離”邂逅。鏡頭聚焦處,一簇簇霍山石斛攀石而出,茁壯的莖干泛著溫潤的光澤,透著一股野趣又鮮活的勁兒。
呵護一株仙草點亮萬家燈火
“霍山石斛對生長環境要求高,霍山的地理位置、溫度、氣候、降雨量最適合石斛生長。”據安徽霍山沁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持正介紹,公司流轉村民山場和田地2000余畝,用於霍山石斛林下仿野生種植,第一期開發了500多畝,公司年產值3000余萬元,山場租金一年近40萬元。與此同時,基地的臨時用工與長期崗位,給周邊上百戶村民的家庭增加了收入來源。
直播間。
或許,憨態可掬的石斛莖稈裡藏著的,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成了鄉親們日子裡實打實的底氣。
“不用出門打工了,這裡工作輕鬆,有錢掙還能就近照顧父母和孩子。”在天下澤雨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中心內包間裡,與兒街鎮村民余翠蓮正在智能化灌裝生產線上忙碌,她對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
廠房。
作為首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天下澤雨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構建起“種植-研發-生產-銷售”四位一體的產業鏈閉環,以此保障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該企業還憑借創新研發的“石斛原漿”產品,成為行業內首批實現霍山石斛液態化創新的企業。同時,企業在該縣太平畈鄉擁有6000余畝種植基地,通過“人種天養,擬境栽培”模式,大大保留了石斛的藥用價值﹔從石斛的採摘、初加工到深加工,該企業有大量的用工需求。
近年來,霍山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立足資源稟賦,圍繞霍山石斛這一特色資源,持續強鏈條、提質效、擴市場、育品牌,推動霍山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縣霍山石斛產業已擁有種植基地2.21萬畝,生產經營主體2600余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總產值達70億元。
守護一汪碧水培育綠色產業
走進安徽迎駕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正以高效節奏運轉。一瓶瓶山泉水在灌裝線上流暢完成灌裝、封口、打包等工序,隨即整裝待發,奔赴全國各地市場。
“我們這條生產線平均每秒就有13瓶水下線,企業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霍山的好山好水好環境,核心優勢在於我們坐擁‘中國好水’水源地。”安徽迎駕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守龍口中所說的“中國好水”水源地,是位於企業上游的佛子嶺水庫,也是公司生產的取水地。
水清岸綠、鳥歡魚躍。佛子嶺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准以上,是下游合肥、六安等城市的主要飲用水源。
飲品。
為了守護好這一方水資源,霍山縣持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扎實推進林長制、河長制和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先后投入5億元開展庫區綜合治理,拆除網箱2.8萬個,銷毀船隻2100余隻﹔拒批不符合環境准入項目150多個,關停重污染企業30多家,取締河道採砂、石材加工點100余處。
依托“中國好水”水源地這一金字招牌,迎駕山泉公司由建廠初期單一的飲用水,發展到如今豐富多樣的飲品矩陣。目前企業打造了水、茶、果汁、霍山石斛等七大系列40余款產品,不僅讓曾經無人問津的水賣出了好價格,還帶動了1000余人就業。如今,迎駕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年產100萬噸飲用水、10萬噸飲品的能力,年產值達10億元,產品暢銷滬、皖、蘇等十余個省份。
從守護水資源、激活水文章到鑄就水品牌,迎駕山泉的成長壯大,正是霍山縣踐行“兩山”理念、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的鮮活注腳。
環抱一片青山激活全域旅游
這個夏天,霍山縣成為眾多游客的心儀之選。即使三伏天已過,白鷺園峪墅山庄總經理史秀平卻依舊忙得腳不沾地:“酒店客房預訂持續爆滿,都是全國各地來旅游的,霍山可真‘火’啊!”她臉上始終挂著笑意迎接一批批入住的客人。
大峽谷漂流、嗨谷漂流、大別山溪降等多個清涼項目成為炎炎夏日該縣全域旅游的“流量擔當”和“清涼名片”。六萬情峽景區的實景演出,回蕩著穿越百年的紅色吶喊,讓游客在震撼中觸摸歷史的溫度。陡沙河溫泉小鎮的溫潤湯池,也讓游客在鬆弛中卸下疲憊、收獲療愈。仙人沖畫家村與月亮灣作家村以藝術點亮靜謐山鄉,讓游客尋得心靈的共鳴與安放。山間的農家樂、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山區百姓以骨子裡的熱情與朴實,端出一桌桌鮮美的本地菜肴,穩穩抓住了游客的味蕾。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多元的游玩體驗,不僅給游客留下了美好回憶,更有力印証了霍山縣生態旅游蘊含的蓬勃發展潛力。
漂流。
依托綠色家底,立足人文優勢,霍山縣堅持“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發展戰略,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態上下功夫,通過激活山水、冰雪、夜間、民宿四大業態,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樣板區,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留住青山,壘起金山。2024年,全縣接待游客142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8.3億元。
悠悠碧水、郁郁青山,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兩山”轉化之路是民生之要、百姓之盼。如今的霍山,汩汩山泉流淌著生態饋贈的甘甜,簇簇石斛搖曳著綠色發展的生機,大別山風景道串聯起全域旅游的畫卷。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霍山縣定會迎來更旺的人氣、更實的效益、更美的前景。(王倩倩 呂潔 殷康兵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