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涼”方系列報道之三
千裡大別山 夜游在霍山

8月8日晚上,暮色四合,暑氣漸消,霍山迎駕春風街卻迎來一日中最沸騰的時刻。
俯瞰夜色下的迎駕春風街。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迎駕春風街首屆潑水節上,數萬游客手持水槍水瓢,在歡快音樂中追逐嬉戲,漫天水花讓八月的熱浪化作滿街清涼。
潑水狂歡僅是夜間活力的縮影。迎駕春風街自今年3月開街以來,迅速成為大別山門戶霍山的文旅新地標。其“相遇春風街,一院盡江南”的獨特設計與豐富業態,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走在街上,記者看到,民謠歌手在酒館檐下淺吟低唱,非遺工坊的竹編師傅借著燈光展示絕活,石斛糕的甜香從夜市攤檔飄向星空。
在迎駕春風街進行的民俗展示活動。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街之興,折射全域之夜。潑水節的歡騰水幕尚未落下,二十公裡外的六萬情峽電影小鎮,已響起震耳炮火。
暑期期間每天晚上八點,《大別山傳奇》實景劇准時拉開夜幕的序章。頭頂戰機呼嘯,腳下地雷炸響,千余名觀眾在沉浸式戰場上屏息凝神。
“戰斗打響瞬間,震耳欲聾,仿佛穿越到那個年代,觸摸到了歷史!”江蘇游客張先生抹去額間汗水感慨。
為強化夜間感染力,劇組不僅運用爆破特效,更將演出場次增至單日三場,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別具一格的夜游之旅。
《大別山傳奇》演出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夜色愈深,六萬情峽愈顯魔幻。千盞燈火沿山勢蜿蜒,將天然峽谷勾畫成流動的光影長卷﹔非遺花燈市集裡,竹編鯉魚燈在夜風中搖頭擺尾,引得孩童陣陣驚呼……
從“白天游山水”到“深夜逛夜市”,全時段體驗鏈條讓景區日均游客超過5000人次,周末更是達到8000人次以上,成為“千裡大別山,夜游在霍山”的生動注腳。
霍山縣文旅局副局長陳琳表示,其背后是霍山對“清涼經濟”的深度開掘,“當城市在暑熱中沉寂,這裡峽谷有清風,街巷有流水,夜空有星河。”
俯瞰夜晚的六萬情峽電影小鎮。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迎駕春風街以“可玩可品可購”聚合業態,讓煙火氣浸潤文化味﹔六萬情峽用科技賦能紅色敘事,讓革命史在夜色中煥新﹔全鏈條消費場景則巧妙承接了長三角游客避暑度假的升級需求。
從為避暑而來的“住一夜”,到為文化沉浸的“醉一夜”,霍山正用山水為幕、人文為魂的創新實踐,讓最美的風景不僅在日出時分,更在繁星之下的人間煙火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