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游如何“破圈出彩”?含山這樣作答

含山縣立足本地文旅資源稟賦,以“文化賦能、生態引領、業態創新”為路徑,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深度融合本土文化與旅游發展,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旅游振興之路。圍繞“夜游含山涼一‘夏’”主題,全縣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精耕細作夯實設施根基
為加速旅游發展,含山縣持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標准旅游硬件,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縣文化旅游投資公司董事長黃尚志表示,自“夜游含山涼一‘夏’”活動啟動以來,硬件升級帶動游客量顯著增長。以褒禪山景區為例,新建的水上樂園與住宿餐飲配套結合,暑期親子親水項目備受青睞,雙休日帳篷床位甚至供不應求。
華陽洞作為必游打卡點,景區同步推出夜游華陽洞與伍子胥古道項目,游客可沿路線沉浸夜色之美。山中增設知青小院服務點,保障游客休憩與安全。黃尚志如數家珍,仙蹤六衖石頭部落游客中心已運營,陶廠大漁灘建成6公裡櫻花大道、萬畝油菜花海及呱呱樂園,荷寶樂園7月開放,運漕古鎮老街改造持續推進。未來還將實施景區微改造工程,打通“最后一公裡”瓶頸,提升服務效能。
以人為本雕琢旅游體驗
陶廠鎮大漁灘濕地公園第五屆荷花季已經啟幕,游客賞荷之余暢享麻辣小龍蝦﹔昭關溫泉民宿踐行“一湯一品”理念,全家共浴溫泉的溫馨場景比比皆是,以慢生活輕度假為游客洗去疲憊﹔六衖石頭部落內,研學團隊在黃山游擊隊舊址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感悟烽火歲月中的家國情懷。
褒禪山景區內,南京游客黃先生攜子於王安石像前留影。“首游含山必選褒禪山。”他感慨,“課本中的《游褒禪山記》今日終得親見。還將帶孩子探訪凌家灘遺址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魅力。”作為資深球迷,他展示“蘇超”票根笑道:“近期景區對南京、揚州地區持票根游客免票開放,實在太給力了!”
靶向發力深化文旅融合
含山縣深挖褒禪山文化、凌家灘文化、吳楚文化資源,構建全域旅游鏈。“文旅融合旨在將‘接得住’的客流轉化為‘留得住’的消費。”黃尚志強調。依托褒禪山、太湖山、運漕古鎮等多元景點,含山著力延伸消費鏈條,以旅游撬動縣域文化軟實力提升。
褒禪山劇本游《重游安石路》負責人黃曉東介紹:“自7月4日起日均開展兩場活動,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參與體驗。”扮演王安石的付屹陽表示:“沉浸式互動讓人仿佛穿越千年,重回歷史瞬間。”此外,含山以凌家灘文物為靈感,推出玉人挂件、玉鷹抱枕等文創產品,讓文化觸手可及。
含山縣以“春賞花、夏親水、秋品果、冬悅雪”勾勒四季旅游圖景,憑匠心服務與創新體驗廣迎八方客,續寫詩與遠方的新篇章。(通訊員 馬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