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譙區:黨建引領聚合力 共筑小區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滁州市南譙區以小區黨支部建設為重要著力點,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工作。通過整合組織資源、協同多元力量、激發自治活力這三條主要路徑,構建起“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三級治理體系。推動治理資源向基層下沉、服務力量向一線延伸,有效實現了基層治理效能的顯著提升,使小區黨支部成為城市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
組織筑基,鍛造治理“主心骨”。在全域范圍內推進小區黨支部建設,做到應建盡建,目前已覆蓋89個小區。選優配強支部班子,選拔黨員骨干和優秀社區后備力量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並推動其下沉到小區駐點辦公,建立起“定崗在小區、職責在小區、考核在小區”的責任閉環機制,形成社區黨委統籌、小區黨支部牽頭、黨員工作者帶頭的組織架構。注重提升黨員能力以優化服務,開展技能培訓119人次,通過輪崗實訓、專題培訓等方式,培育出93名具備政策解讀、矛盾調解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社區工作者。實現群眾事務“一窗受理、一人通辦”,辦事效率提升50%以上。建立年度重點服務事項清單制度,定期跟蹤推進,確保居民訴求能夠得到及時響應,讓黨組織的根系深入樓棟、服務力量覆蓋門戶。
多元統籌,繪就共治“同心圓”。發揮黨員先鋒的示范作用,深化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工作,探索實施分類設崗與“微心願”認領機制。梳理民意清單,收集民意建立254項需求清單,設計圓夢微心願活動項目,依托微信群向在職黨員發布133個群眾心願,形成“領辦一件實事、溫暖一個樓棟”的良好示范效應。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注重將優勢資源匯聚到小區,通過孵化培育、場地支持等方式,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的作用,引導專業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為小區居民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的服務。結合“八有八建”建設,因地制宜完善提升82個黨群服務陣地,使其成為黨支部議事、黨員活動、為民服務的堅實載體,實現小區資源從分散到聚合、多元隊伍從疏離到緊密,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自治賦能,激發群眾“內生力”。小區黨支部統領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轄區群眾等參與小區治理。打造“逢四說事”“香樟樹下”等特色協商議事平台,線上線下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建議276條。推行物業、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通過“三方議事會”平台強化監督職能,今年以來化解物業糾紛195起,積極維護居民合法權益。面向群眾需求實施增設車位、外牆維修、加裝電梯等民生實事153件,辦結率達98%,推動問題提前解決、矛盾最小化。優化服務模式,今年以來組織開展公益慈善、法律援助、健康義診等便民活動470余場,創新實施“月度活動預告制”,吸引居民參與,覆蓋群眾超5000人次。實施城市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延時錯時服務,採用“晚間延時、假期錯時、預約隨時”的工作方法,推動居民從被動接受服務向主動參與治理轉變。(李曉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