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皖浙跨界合作2.0版上線 世界級文旅廊道驚艷出圈

2025年05月21日16: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2025年5月21日,由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指導,黃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進會”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成功召開。皖浙兩省政企代表、行業協會及媒體約300人齊聚一堂,共商“山水共融、廊道共富”的新路徑。活動聚焦新安江生態保護與文旅融合,深化皖浙兩省協作,推動杭黃廊道從“共護一江水”邁向“共富一廊道”,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山水為卷,千年文脈奏新章

活動伊始,歙縣魚燈舞以非遺之韻拉開序幕。魚燈騰躍流轉,演繹出“魚躍新安”的千年祈願,這既是對徽州文化的傳承,亦隱喻黃杭協作的生機勃發。歙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奇勇在致辭中表示:“千百年,多少代,我們與杭州一江水親、青山同住,今天,我們接過歷史接力棒,續寫新時代合作發展新篇章。真誠期待第二屆黃杭對話能夠進一步推動兩地‘互推、互聯、互動’,從‘一江共護’邁向‘一域共富’,攜手打造跨區域合作新典范!”

黃山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劉力表示:“2025年是黃杭合作的深化之年,兩市聯合印發的《年度合作事項清單》,涵蓋生態、產業、民生等領域30項具體任務。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依托杭黃廊道這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關鍵落子,與杭州持續共建平台、共育鏈條、共享資源,讓人才、技術、資本在廊道內自由奔涌。”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耿曉原在致辭中講道:“跨省合作上升到國家層面,‘共飲一江水、共護一片山’的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全方位合作從‘山水相望’走向‘深度融合’,杭黃廊道已然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極具辨識度的生態廊道、文化長廊、旅游廊道。”

協作為脈,杭黃對話新圖景

會上,兩地生態與文旅協作成果重磅發布,在“新安江模式”引領下,皖浙兩省攜手編織起跨省聯動的生態防護網﹔“黃山+千島湖+杭州”高鐵計次票串聯起黃金游線﹔世界級文旅廊道的《臨安宣言》化作8條黃金游線,30余家景區互惠政策,繪就年輸送30萬人次的客源共享藍圖。

《2025杭黃廊道重大產業項目》的發布掀起高潮,多個重大產業項目涵蓋生態修復、文旅融合等多個領域,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

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同樣亮眼。圍繞“240小時入境免簽”政策,推出“文化縱貫線、山水狂想曲”兩大杭黃廊道主題線路,串聯起歙縣徽州文化、臨安吳越文化、淳安千島湖等地方特色IP,吸引全球游客體驗“一程看盡江南韻”的獨特魅力。

產業為核,一條廊道托起共富願景

會上,兩地文旅部門、工會、經營主體分別簽訂杭黃廊道沿線區域“共創、共建、共享”合作協議,聯合打造杭黃廊道品牌,共建長三角療休養市場﹔經營主體簽訂客源互送協議。

黃杭兩地的三大區域公用品牌同台亮相,歙縣“歙採繽紛”、臨安“天目疊翠·吳越千年”、淳安“千島農品”依次登台推介,展現農文旅融合新成果。

活動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向歙縣授旗,象征著跨省協作的精神傳承,歙縣將會旗交接給下屆承辦地,寓意合作永續。活動最后,場內嘉賓共同啟動“杭黃廊道新征程”,場外百輛自駕車於新安江畔發車,彰顯廊道“生態+交通+文旅”的一體化理念。

一江碧水向東流,兩岸青山共此情。

從歷史中走來的新安江,正以生態為筆、文化為墨,繪就一幅“水清岸綠、業旺人和”的時代畫卷。第二屆杭黃推進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皖浙協作的裡程碑,更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與文旅融合的窗口。未來,隨著“世界級廊道”品牌崛起,這裡將成為全球游客向往的“詩與遠方”,書寫“一江碧水出新安,萬千氣象匯錢塘”的新傳奇。(歙發改 歙文旅)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