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 | 合肥“飛架”百條“空中高速”

“您的無人機外賣已送達取貨點,請您及時到取貨點取貨……”
伴隨螺旋槳的轟鳴聲,5月14日臨近中午,合肥市包河區中國視界產業園,一架無人機緩緩降落。它帶來一份來自3公裡外商場的外賣。喝一口,咖啡依然冰爽。
“2個月前,這條無人機外賣航線開通。它也是我們合肥無人機常態化運行的第80條航線,現在航線又增加了。”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迅蟻科技子公司)副總經理蘇瑞霞介紹,自2024年2月落戶,一年多時間,他們的無人機已在這座城市上空開辟出近百條航線。
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配送無人機正在降落。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其實,迅蟻科技的無人機最初“飛抵”合肥上空,並非為送外賣而來,而是奔波於合肥市的諸多醫療機構間,為生命搶出“空中高速”。
2024年2月,迅蟻科技將全國運營中心落地合肥市包河區。次月,合肥首條血液航線啟動,並同時開通6條無人機航線,應用於急救用血、急救用藥、樣本檢驗、物資轉運等日常診療工作。
“無人機飛行高度約100米,飛行速度約是1分鐘一公裡。”蘇瑞霞介紹,相比傳統運輸方式,無人機可以將原本幾十分鐘的路程時間縮短一半以上,以最短時間保障醫院的緊急物資供應。
去年7月的一個凌晨,合肥某醫院內,一名產婦手術中大出血急需大量血液。短短2個小時,無人機完成8趟往返,累計完成飛行約170公裡,配送搶救和治療用血超10000毫升。“平均每趟約13分鐘送達,為產婦成功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位於合肥中心血站的無人機准備降落。人民網 陶偉攝
得益“低空生命線”的“串聯”,去年4月中旬,合肥市包河區同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濱湖春天社區衛生服務站之間的無人機醫療物資運輸航線開通試運行。同年9月包河區全區12家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檢測標本全部通過無人機進行配送。
“自航線啟動以來,我們的醫療航線從原來的每天飛行2、3架次到現在每天超100架次,累計開辟航線近百條,建成無人機物流起降點近40個,常態化運行飛行累計上萬架次。” 蘇瑞霞如是說道。
在近百條“空中高速”加持下,服務的醫院能更快獲取急需醫療物資、諸多景點的游客可以隨時隨地點到外賣,巢湖中間峔山島的居民也能更快、更便捷拿到郵件與包裹。
無人機暢飛其道,護航它們的是一群坐在電腦屏幕前的“空管”。
“每人最多可同時監控8架分布全國不同城市的無人機。”在合肥送吧飛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全國運行監控中心,23歲的張育鑫是一名分布式駕駛員。他坐在工位上,緊盯電腦屏幕顯示的無人機飛行監控界面。
相較於傳統無人機飛手的“一人負責一機”,分布式駕駛員通過更明確的分工,有效提升飛行的效率和安全。它將飛行過程標准化、流程化,每位分布式駕駛員負責無人機飛行的部分流程,比如飛機的實時監控、異常處理、設備的維修管理以及極端天氣下前往現場保障備降等。
據悉,在該監控中心,像張育鑫這樣的分布式駕駛員監控著全國30多個城市上空的無人機,確保所有“空中高速”有條不紊地安全、高效運行。
(唐維紅、張磊、陶偉、陶濤、苗子健、陳曦)
點擊進入專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