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抓住“三個關鍵” 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緊盯城市基層治理痛點難點,以“關鍵人”“關鍵題”“關鍵事”三個關鍵破題攻堅,推動治理效能提檔升級,激活治理“末梢效能”。
抓准“關鍵人” 凝聚治理合力
組織體系縱向貫通。深化“黨工委包社區—支部聯網格—黨員包樓棟”三級架構,組織2300名黨員干部下沉117個網格單元,定崗定責、季度晾晒,化解物業糾紛、設施改造等矛盾196件。設立小區黨支部60個、樓棟黨小組400余個、黨員中心戶398個,推動治理責任“一竿子插到底”。
隊伍效能橫向提升。選聘293名“紅色小管家”融入社區網格,開展情景模擬、案例剖析等實訓32場,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紅色小管家”的治理體系,2024年以來,累計收集群眾意見1541件,現場協調處理鄰裡糾紛、環境衛生等矛盾769件,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紅色活力”。
共治力量立體激活。廣泛招募“社區合伙人”,培育社區能人巧匠、熱心人士等800余名主動參與基層治理。發動黨員、物業服務人員、樓棟長、居民代表等組建志願服務隊55支,設立“紅色服務日”,圍繞敬老愛老、青少年成長等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70余場,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受益”治理生態。
找准“關鍵題” 延伸治理觸角
需求摸排雙線並行。推行“線上問卷+線下敲門”雙軌摸排,在“雙鳳發布”公眾號上鏈接“投訴建議”小程序,累計收集環境治理、就業支持等民生訴求2380條。定期組織開展“黨群議事會”“小區居民懇談會”,動態更新民生需求清單,確保問題“撈干篩淨”。
問題處置三色分級。建立“紅黃藍”三色預警體系,藍色應急類問題24小時內辦結,黃色咨詢建議類問題2個工作日內聯動化解,紅色投訴舉報類難題由黨工委聯席會議督辦。針對“久拖不決、久攻不下、久治不愈”的“三久”問題,建立“清單+閉環”工作機制,實行清單登記、挂牌督辦、閉環管理。
攻堅靶向精准施策。聚焦停車難,盤活閑置地塊建設智慧停車場6處,新增車位1500個﹔服務“一老一小”,建成銀發學堂、暑期公益課堂等21個﹔關愛新群體,增設服務驛站35個,涵蓋“歇歇角”便民點18個、幸福驛站4個、司機驛站1個及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12個,配備充電樁、應急藥箱等設施,日均服務快遞員超300人次。
盯准“關鍵事” 拓寬治理廣度
智慧治理一觸即達。 開發“智慧雙鳳”數字平台,集成網格管理、事件處置等6大類治理功能,累計處置民生訴求1.2萬件。建成“1+18+N”三級黨群服務矩陣,創新“晚間課堂”“周末議事廳”等場景,年均開展政策宣講、矛盾調解等服務1300余場次,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契約共建三方協同。吸納92名駐區單位負責人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聯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充電樁增設等54個民生項目。建立“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三方協調機制,在39個小區推行黨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2024年以來破解環境臟亂、停車難等問題260件。
服務供給精准下沉。大力推動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建設,通過社會籌集,財政補貼等渠道,籌集資金56.7萬元。截至目前,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已救助27人,救助金1.97萬元。打造“紅色影視播放季”“紅色經典課堂”等宣教陣地,開展主題活動70余場,覆蓋黨員群眾3500人次,推動治理效能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朱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