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縣:匠心鑄就非凡——記全國勞動模范邵大軍

2025年4月28日,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車間的鏜床工人邵大軍,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他手捧“全國勞動模范”榮譽証書,眼中滿是激動。
現年49歲的邵大軍,從小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也許正是這份興趣,他的數理化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高一那年,為減輕家庭負擔,他毅然輟學,早早地踏入了社會。當時恰逢“和縣水泵總廠”(現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招工,17歲的他順利成為一名車間工人。分配崗位時,他面臨人生的一大選擇。“當時全廠就這一台鏜床,師傅們都說‘沒點本事可玩不轉’。”鏜床的構造較其他車床復雜,操作難度大,但這也激起了他內心的勝負欲。憑借進廠考試中的優異成績和主動請纓的決心,邵大軍如願進入鏜床車間。
白天緊跟師傅學習實操,晚上抱著從新華書店買來的機械方面書籍反復琢磨,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疑難問題和學習心得。幾年下來,憑借這股“鑽”勁,他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鏜床工人,更從師傅身上學到了吃苦耐勞、一絲不苟的精神。
清晨七點,當大多數人還在通勤途中時,邵大軍已提前一小時來到車間。多年雷打不動的這一習慣,不僅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檢查機器設備,還能靜下心來規劃當天的生產任務,為高效工作做好充分准備。“污水泵曲管的這批訂單來自日本,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加工,不得有半點差錯。”他一邊調整參數一邊說。
“他加工的產品,精度上從沒出過問題。光是去年經手的零件就超過3000件,合格率始終是100%。”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駿指著車間裡成排的中開泵殼體說。作為金工車間中開泵班組長,邵大軍的加工范圍涵蓋ASP化工泵、軸流液下泵等十余類產品,其負責的工裝模板更是達到公司工裝庫總量的80%。
2020年4月的一次緊急返修至今讓李駿記憶猶新:當時公司出口的一批HS泵體在交付前的測試中突發問題——運行中泵體兩端軸承溫度過高,導致無法長時間運行,產品無法按期交付。關鍵時刻,臨危受命的邵大軍帶著測量儀扎進車間,很快找到問題根源—機床設備精度偏移。連續兩天、工作近30小時,最終,返修后的泵體連續負載測試,軸承溫度完全達標。“成功按時交付,不僅挽回了聲譽,也為公司打開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李駿坦言,正是對產品的極致追求,讓邵大軍成為公司的“定海神針”。
隨著企業產品迭代加速,加工工藝與生產設備的不斷更新,對技術人員也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新挑戰,邵大軍沒有絲毫退縮。在高端水泵ASB1040型煙氣脫硫泵、HD海水淡水泵的研發過程中,兩項創新方案的成功應用,為公司節省成本近300萬元﹔加工ASP5360管線輸油泵的泵軸時,面對鍛體雙相不鏽鋼材質硬度大、鑽孔同心度要求高的難題,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不斷調整刃具幾何參數和形狀,並在廢料上不斷試驗,總結經驗,最終成功攻克。不僅保障了新產品的順利生產,還為公司創造近千萬元效益﹔2024年,面對公司新引進的“巨無霸”——價值兩千萬元的160數控落地銑鏜床,他主動請纓,在設備廠家沒有派出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僅用一個月便自學掌握了操作技術,並順利完成400件生產任務。
如今,邵大軍不僅是技術上的佼佼者,更是“傳幫帶” 的踐行者。面對新入職技工,他耐心指導,親自示范加工中的關鍵要點。8批次50余名技術骨干相繼走上重要崗位,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從初入工廠的青澀少年,到如今的全國勞動模范,邵大軍用32年的堅守與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非凡人生。(祝偉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