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橋區:一根“絲瓜絡” 串起致富鏈

一根不能食用的工業絲瓜,經過切割、塑形、縫紉等工序,搖身變為天然抑菌的鞋墊、柔軟耐用的搓澡巾、零殘留的餐具刷。在宿州市埇橋區大營鎮鎮南村,宿州市小康工業絲瓜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康峰,正用一根“絲瓜絡”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工業絲瓜不能吃,但渾身是寶!”康峰拿起一根絲瓜演示,“絲瓜絡密度高、透氣性好,可以做搓澡巾、鞋墊、沐浴片,碎料還能入藥。”
這種“吃干榨淨”的加工理念,源於康峰2014年返鄉創業時的發現——工業絲瓜種植成本低、附加值高,其天然網狀結構特別適合環保廚房、洗浴用品。他便自籌40余萬元流轉土地,開啟特色種植之路,后在政府牽線下聘請專家指導,逐步攻克種植難題,於2017年成立宿州市小康工業絲瓜發展有限公司。
多年來,公司通過“訂單種植+深加工”模式,開發出廚房、沐浴兩大類20余種產品,主要銷往韓國、巴基斯坦等國家,國內則以電商為主。
“家人們看這款絲瓜絡搓澡巾,天然抗菌不傷皮膚,今天有活動,拍下有贈品!”在該公司電商直播間裡,主播張嫣然手持絲瓜絡產品,面對鏡頭熟練講解。她面前的桌子上,絲瓜絡鞋墊、沐浴球、餐具刷等產品琳琅滿目。通過“電商+直播”模式,大營鎮的絲瓜絡產品暢銷全國,成為鄉村振興的“數字引擎”。
“剛開始面對鏡頭手心冒汗,現在一天能播5小時,最多一場賣出4000單!”主播張嫣然口中的“爆款”搓澡巾,憑借“天然去角質”“可降解環保”等賣點,單日銷售額最高突破15萬元。
產業旺則鄉村興。康峰致富不忘鄉鄰,依托“基地+公司+農戶”“就業+產業”等模式帶動特色工業絲瓜發展,使其成為鎮南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先后帶動大營鎮50余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展望未來,康峰表示,計劃研發更多精細化產品,例如絲瓜絡抱枕等,以增加公司收入,同時帶動更多村民通過種植或加工絲瓜絡增收,讓“絲瓜絡”串起共富鏈。(王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