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弋江區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督辦代表建議“無死角”

“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代表們提出的73件議案、建議,均在法定期限內辦復,滿意率為100%。”2月19日,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項衛東在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報告時指出,“通過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督辦,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等有力舉措,議案、建議辦理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近年來,弋江區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代表主體作用,創新運用“挂帥督辦”“代表督辦”“跟蹤督辦”等多元監督方式,持續推動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提質增效,連續三年實現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滿意率為100%。
實行“首包負責制”,打破“年”和“屆”的界限
如何實現代表對議案、建議辦理情況評價滿意率為100%,區人大常委會從源頭做起,將每一件議案、建議全部納入督辦范圍。每次人代會閉幕后,區人大常委會迅速召開專題主任會議,精心謀劃“代表議案、建議督辦方案”。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彭仙武連續六年擬定督辦方案,對分工督辦安排“一本賬”,成立4個督辦組,分別由主任會議成員擔任組長,區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各工作委員會參與督辦。
在督辦過程中,每件代表建議均由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領銜督辦,並實行“首包負責制”。對於一時難以解決的事項,當年解決不了的來年跟蹤督辦,一屆結不了的下一屆接著來,打破“年”和“屆”的界限,盯緊問題,追蹤問效。
區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確定的農村地區群眾吃水難的議案后,區人大常委會跨屆督辦,持續推動農村地區供水管網升級改造,推動徹底解決好該問題﹔區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畝均論英雄改革議案,經過區人大常委會跨年督辦,促成低效用地再開發,相關經驗入選全國標杆案例。
代表深度參與,把督辦和承辦工作放在“陽光下”
“今天會議主要內容是對11名代表提出的建議逐件‘過篩子’。首先由承辦單位詳細匯報建議辦理工作的最新進展,然后是督辦組成員匯報督辦情況,最后代表對承辦和督辦工作進行點評,並充分聽取代表意見。” 2024年7月4日,11名人大代表、8名承辦部門主要負責人、第三督辦組6名成員匯聚一堂,討論議案建議督辦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三督辦組組長王爾倫擔任本次督辦會會議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上,代表成為“考官”,督辦組和承辦單位成為“趕考者”。
區人大常委會創新督辦方式,讓提議代表參與督辦組的座談、調研、視察、詢問等活動,充分了解督辦過程和承辦單位辦理過程,把督辦和承辦工作放在“陽光下”。
“代表深度參與督辦和承辦過程,代表提出新的意見也被不斷吸納。對於個別建議因受政策限制、經濟發展水平等客觀因素制約,暫時不具備啟動條件的建議事項,也能獲得代表們的支持和理解。”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仕結對這種督辦方式深有體會。這也是代表對議案、建議辦理情況滿意率為100%的緣由之一。
引入“背靠背”方式,讓建議辦理質效評價去偽存真
為防止提出議案、建議的代表礙於情面“被”滿意,該區人大常委會在承辦部門與代表溝通環節上,創新引入了“背靠背”方式,作為對傳統“面對面”溝通的有力補充。
2024年2月,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區人大代表王明芳提出了建設利民路小學圖書儲藏閱覽一體化功能室的建議。2024年6月5日,該件建議承辦單位弋江區教育局將圖書館改造升級方案上報督辦組,並對代表進行回復。“對區教育局回復意見表示滿意,要盡量減少影響學生上課的問題,希望安排在暑期施工。”2024年6月12日,區人大常委會第三督辦組走訪代表,王明芳代表如實反饋了評價意見。督辦組根據評價意見,隨即召集承辦單位負責人前往利民路小學,要求加快招投標進度,並在現場確定施工時間放在暑假期間。2025年3月28日,督辦組再次對王明芳代表進行了跟蹤回訪。“我對這件建議辦理成效非常滿意。”王明芳看到自己提的建議落實落地,履職成就感溢於言表。
“承辦代表建議,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談到“背靠背”方式的作用,區教育局局長周友鴻深有感觸。
“區人大常委會督辦組充當‘中間人’,承辦單位將辦理情況先向督辦組匯報,督辦組再征求代表意見,督辦組結合兩方面情況作出研判后,向承辦單位提出下一步辦理要求。” 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督辦組成員彭鴻雁對“背靠背”督辦方式記憶深刻。
“議案、建議督辦工作的核心原則,是以代表的意願為導向,堅持以問題是不是真解決、代表是不是‘真滿意’作為衡量辦理成效的標准。”項衛東強調。(羅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