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弋江區:小區架空層“變身”居民共享空間

你們小區的架空層是什麼樣?5月16日,在蕪湖市弋江區皖江壹號院1棟,原來亂停電動車的架空層,已“變身”為集兒童閱讀、健身鍛煉、議事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居民共享空間。
皖江壹號院共有10棟高層,和很多小區一樣,原來的架空層多被居民圖方便停放了電動車,或只是作為必經通道閑置下來,牆面色彩單一還伴有損毀污漬。“既有消防安全隱患,還影響環境美觀”。據江灣社區黨支部書記孫勇飛介紹,考慮到小區缺少室內活動空間,去年年底,社區在新建18個非機動車棚、引導居民規范停放電動車后,開啟了1棟架空層的試點改造。
新改造的居民共享空間約150平方米,環境溫馨,色彩繽紛,分區清晰。兒童閱讀室以亮眼綠色為主,200多本書籍剛上架不久,幾個孩子正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翻看喜歡的圖書(如圖)﹔老年活動室設置了休閑桌椅,幾位老人正在此拉著家常﹔寬敞的黨群服務站內,廣場舞愛好者正歡快地舞動﹔乒乓球室活力十足,一張乒乓球桌等待著愛好運動的居民在此切磋﹔還有黨員活動室方便小區黨員議事……
小區架空層“變身”居民共享空間。
一面由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照片組成的愛心笑臉牆,正吸引著居民們“打卡”。“有愛!方便!”家住1棟的嚴大媽連連夸贊。最讓她歡喜的是,今后下雨天不出小區,在單元樓下就能帶著孫女和鄰居們一起活動交流。其他樓棟的居民紛紛前來參觀、活動。居民曹文苑點贊,“這個空間改造得真不錯,不擔心安全隱患了,功能又多樣,值得推廣!”
從昔日雜亂的安全隱患空間,到如今居民喜愛的多功能活動場所,離不開雙聯系單位弋江區殘聯、共建單位小區物業、街道黨建微創投的資金支持,更是社區治理的一張嶄新“名片”。孫勇飛介紹,此次架空層改造充分尊重居民意願,聚焦“一老一小”。在征得居民同意改造后,曾召開過三次居民議事會討論改造方案,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改造時,有的居民發揮專業特長對空間牆面進行彩繪,乒乓球桌和部分書籍也是居民捐贈的。
心系百姓辦實事,真情服務暖民心。正式開放當日,小區居民代表特意給江灣社區送上一面錦旗表示感謝。為避免對低樓層的影響,居民共享空間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30—11:30﹔下午2:30—5:30。接下來,江灣社區還將引入專業機構開展親子活動、早教等免費服務,拓展共享空間功能。在此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社區也計劃逐步向其他架空層推廣改造。(大江晚報記者 芮娟 實習生 翟爽 文 大江晚報記者許誠 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