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外科為胸腺腫瘤患者開啟微創治療新篇章

近日,患者韓某在中國科大附一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外科成功接受了劍突入路免充氣單孔胸腔鏡下巨大胸腺癌根治術,8天后順利康復出院。這一病例的成功,標志著該院在胸腺腫瘤外科治療領域技術上又上了一個台階。
胸部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周銳在門診接診患者后,仔細地詢問患者病史,認真地閱讀了患者的胸部增強CT,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了目前胸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和該院胸部腫瘤外科的治療特色。完善了相關檢查后,患者4月7日住進胸部腫瘤外科一病區。周銳向科室主任張安慶匯報了患者病情,由工作了30多年的主任醫師張榮新主持進行了疑難復雜病例討論。討論結果一致認為患者可以行手術治療,但因患者胸腺腫瘤巨大,侵犯心包和右肺可能性大,前縱隔大血管多,手術操作空間狹小,微創手術難度大,建議先在胸腔鏡下探查和試分離腫瘤,隨時准備劈開胸骨中轉開放手術。
經過精心的術前准備,4月9日,在張榮新的指導下,由周銳主刀,楊芝明博士協助。在麻醉科、手術室等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通過劍突下5cm的切口成功的實施了胸腺(癌)擴大切除+心包部分切除+右肺部分切除+前縱隔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過程順利,無明顯出血,約3小時便成功完成手術。術后患者恢復順利,第2天即可下床活動,疼痛輕,未出現任何並發症。術后病理顯示腫瘤大小約9cm×7cm×5cm大小。術后第8天患者順利出院。
據周銳介紹,胸腺腫瘤是前縱隔常見的腫瘤,多為體檢發現,有些患者合並有重症肌無力。目前外科微創治療手段有側胸入路和劍突入路下胸腺(瘤或癌)擴大切除±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但側胸入路對對側解剖結構顯示不清晰,難以達到真正的胸腺擴大切除,劍突入路目前大部分醫院開展的為3孔,並輔助CO2氣胸,這增加了氣體栓塞、高碳酸血症等手術風險。周銳在2022年底開始開展劍突入路免充氣單孔胸腔鏡下前縱隔腫瘤切除這項新技術,在全科醫生的支持下,目前已開展50余例,切除的腫瘤有胸腺瘤、胸腺癌、畸胎瘤和一些良性囊腫性病變,積累了豐富的手術經驗。這項新技術具有手術視野佳、切除更徹底、術后疼痛更輕、大標本取出更容易等優點。隨著胸部CT體檢的普及,近年來發現的胸腺腫瘤患者較前有所增加,相信越來越多的患者將從此術式中受益。
專家提醒,前縱隔腫瘤(包括胸腺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建議40歲以上患者定期行胸部CT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期取得一個良好的治療效果。(崔媛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