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和縣:“閱”見和州 書香滿城

2025年04月24日14:4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春風輕拂,綠柳搖曳,和縣明天城市書房前書聲琅琅。

“我愛這噌噌向上生長的詩行,更愛這蓬勃發展的熱土!”八名朗讀者正聲情並茂地誦讀著獻給“書香和州”的詩篇。4月23日上午,在2025年全民閱讀季暨“書香和州青年先行”活動儀式啟動現場,誦讀聲落,號召聲起,九大方陣共計兩百余名閱讀愛好者一同發出“開卷啟智,書香致遠”的倡議,在平仄起落間為這座城市寫下文化的注腳。

圖為2025年全民閱讀季暨“書香和州青年先行”活動儀式啟動現場。秦祖泉攝

圖為2025年全民閱讀季暨“書香和州青年先行”活動儀式啟動現場。秦祖泉攝

近年來,和縣以“書香和州”建設為統領,聚焦強化陣地建設、豐富活動形式、鼓勵多元參與,閱讀理念漸入人心,書香氛圍日益濃厚,全民閱讀蔚然成風。

陣地煥新,構筑閱讀新空間

千年前,劉禹錫在和州陋室揮毫筆墨,寫就“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傳世名句,現如今,“鴻儒”一詞作為書房之名,為和縣歷陽鎮禹錫社區的城市書房增添了幾分歷史底蘊。

在這裡,木質書架與亞克力隔斷的組合既保留古韻,又折射現代光影,當地竹篾編織的手工藝品點綴其中,捧一本書靜坐,無需推窗,便可一覽窗外風景,晨起看朝陽冉冉,暮時看落日余暉。

圖為禹錫社區鴻儒書房。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禹錫社區鴻儒書房。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麼好的環境,別說家門口的老百姓,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樂意來。”禹錫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曹雨婷笑言,“書房建成后,不少居民來這裡拍照打卡,借助這個契機,社區開展閱讀活動70余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

據和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艾國介紹,和縣著力打造“家門口”的城市書房,與游客服務中心、運動場館、實體書房、社區書屋等相結合,推進“城市書房+社區”“城市書房+景區”等建設模式,改建城市閱讀空間15個,空間內部分設借閱區、閱讀區、茶水區、少兒體驗區、文創展示區,打造成集圖書借閱、文化活動、休閑體驗等多功能的綜合型城市閱讀“新樣板”。

不止城市,農村閱讀陣地也悄然升級。

走進大榮村農家書屋,寬敞明亮的閱讀室裡一排排分類明晰、整齊有序的書籍映入眼帘,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讀者的需求。這份“文化大餐”,村民們推門而入便可盡情“享用”。

原先大榮村農家書屋條件簡陋,藏書量少,老舊書籍佔比較大。升級改造后,書屋分為兒童閱讀區和成人閱讀區,設置分類書架,增添沙發、茶幾和綠植,還配備了電腦,閱讀環境更加舒適。

“現在的農家書屋,圖書種類多、環境好,孩子願意來這看書寫作業。上次在這舉辦的詩歌朗誦比賽,我家小孫子還得了第二名!”村民戴仕平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大榮村農家書屋改造升級,是該縣農家書屋提質增效的縮影,68個農家書屋設施“換裝”、軟件“更新”,採取“群眾點單”購書服務,精准對接群眾閱讀需求,購買各類圖書4000余本,同時上線“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平台,居民掃一掃就可暢享電子書和影視資源。

品牌領航,點燃閱讀新活力

蒙蒙細雨中,青山煙霧繚繞,在雞籠山麓的一間磚瓦房內,伴隨著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吟誦,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的閱讀分享隨之結束,半在園創建人朱濱華熱情地招呼著活動參與者,一同做起掐絲琺琅杯墊手工。

八年前,朱濱華自籌資金在西埠鎮雞籠山村委會合窪自然村創建了半在園鄉村閱讀基地,場地佔地700平方米,收藏各類圖書上萬冊,免費對外開放,服務留守兒童,吸引周邊村民前來閱讀交流。“一開始舉辦活動,反響平平,孩子們課業壓力大,不願意來參加。后來我們轉變思路,以閱讀為基礎,把課本內容和活動相結合,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在動手中體驗。”朱濱華說。

植詩村野——《詩經》公益課堂,正是半在園鄉村閱讀基地努力將閱讀融入實踐課程的一次新嘗試,每期設定《詩經》中的一種植物為主題,結合詩歌內容設計手工勞動課程。

圖為半在園植詩村野—《詩經》公益課堂。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半在園植詩村野—《詩經》公益課堂。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比如,在《詩經》古法造紙一課中,朱濱華率先朗讀《詩經》中“黃鳥黃鳥,無集於榖,無啄我粟”的詩句,隨后向孩子們解釋道:“這裡的榖,是一種高大的樹,即構樹,又名楮樹。《本草綱目》記載,構樹的種子、葉、果實、汁液等都可用作中藥,樹皮還可以造紙。咱們后院就有一棵,想一起去看看嗎?”孩子們頓時來了興趣,跟隨朱老師來到后院,圍著高大的構樹好奇地詢問,刮下樹皮學習造紙,在一連串的動手實踐中驚嘆閱讀活動竟是這樣生動有趣。

繼《詩經》公益課堂后,半在園推出“課本上的家鄉”系列課程,形成“閱讀+傳統文化”的多元化活動服務體系,帶領上千名學生踏訪陋室、登臨天門山、拜謁霸王祠。

據了解,和縣育特色、樹品牌,統籌整合優勢資源,創新閱讀推廣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內涵豐富、底蘊深厚、多元立體的全民閱讀子品牌,除半在園“鄉村閱讀 半在有約”品牌項目外,還推出“夢想學堂”等12個品牌活動,獲評“安徽省最佳志願服務典型”“安徽省十佳閱讀推廣活動”。

全民參與,涌動閱讀新浪潮

從歷陽讀書會應運而生,“堅持制度先行、青年優先、上下聯動、學用結合”的經驗做法在全縣黨政機關學習推廣﹔到農村“積分超市”平台順利搭建,鼓勵村民參加閱讀活動獲取積分,兌換物質獎勵、便民服務、榮譽激勵等﹔再到在職教師、一束光公益組織自發開展公益閱讀活動,在孩子心中點燃文化火種。

在這片滋養文化的熱土,全民閱讀的浪潮澎湃不息。

歷陽鎮讀書會共有73名成員,均為35周歲以下鎮村干部,讀書會堅持走“青年路”、說“青年話”,立足青年閱讀愛好,策劃開展蔬菜詩歌節、農民趣味運動會、歷陽勸學班、信息交流培訓會、“青年說法治”、六尺巷學習參觀等10余項活動。

圖為歷陽讀書會。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歷陽讀書會。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每周六上午,是石楊鎮幸福村校外活動站的上課時間。小小的課堂上,8名留守兒童正熱烈討論著《綠野仙蹤》讀后感。孩子們走上講台,有的講述從書中獲得的勇氣,有的分享被主人公感動的瞬間,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參加活動可獲得5分,如果上台分享、表演節目,再加5分。”幸福村黨總支副書記倪林說,“我們結合‘道德積分’工作,給留守兒童積分獎勵,用以兌換書包、文具盒等學習用品,幫助孩子們茁壯成長。”

“小學生閱讀大講堂”公益活動已連續開展5年。“閱讀不局限於課堂,更不局限於學生。”和縣小學語文教研員章孝麗對此頗有心得。她發起該公益活動,組建起一支群英薈萃、名師雲集的“專業隊伍”,其中省級教壇新星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教壇新星3人、市級骨干教師10余人,每兩周一次在縣圖書館開展閱讀導讀課,不僅有學生參與,還有家長踴躍報名,場場爆滿、座無虛席,惠及2000余人。

圖為“小學生閱讀大講堂”公益活動。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小學生閱讀大講堂”公益活動。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群眾的參與,是閱讀塑造集體文化認同的根本力量。未來,和縣將繼續深化“書香和州建設”,將全民閱讀打造成文化事業的新引擎和新亮點,努力讓“書香”融入城市發展的肌理,讓閱讀成為群眾生活的新方式。(鄭穎)

(責編:蘇恆、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