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彭一言:爭做數字中國建設先鋒

彭一言,中國電信安慶分公司政企事業部戰新產品營銷中心副經理,高級工程師,中共安慶市十二大代表、安徽省第十五次工代會代表、安徽省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項目評標專家、安慶市監委特約監察員、安慶市計算機學會理事。從青澀的職場新人成長為黨員先鋒,從網絡維護工程師轉型為智慧城市建設者,他見証了通信行業從傳統通信到智能化的跨越式發展,用二十年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電信人的責任與擔當。
工作中的彭一言。
學無止境,在數字化浪潮中走在前列
2005年,彭一言加入中國電信,從那一刻起,紅色電信精神便如同一股不竭的動力源泉,深深植根於他的信念之中。信息革命浪潮洶涌澎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勢不可擋,他深知,作為新時代的電信人,肩負著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光榮使命。
如何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對彭一言來說,首先是學習——把學習作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他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術交流,努力掌握各項新技術,充實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負責網絡信息安全維護工作期間,面對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彭一言深刻認識到,維護網絡安全需從全局著眼、從細節入手。他系統梳理從瀏覽器到服務器的全鏈訪問路徑,同時將研究范疇延伸至芯片指令集安全、硬件可信計算模塊等底層架構,力求全方位、無死角地減少安全漏洞,為網絡空間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工作中的彭一言。
踐行使命,護航數字安慶跨越式發展
從窄帶到寬帶、從CT到IT、從互聯網+到AI+,這二十年安慶數字化的騰飛之路,彭一言是見証者,更是一名建設者。
2005年剛加入中國電信安慶分公司時,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便趕上了關鍵轉型期。彼時正值全市通信行業從窄帶向寬帶升級的關鍵時期,彭一言深刻體會到全IP化轉型帶來的技術挑戰。設備升級中任何細微失誤都可能造成上萬用戶斷網,這種高壓讓他養成了近乎苛刻的工作習慣——每個操作流程都要反復模擬推演。周一和周二白天,彭一言完成設備替換的配置文檔編寫﹔周二晚上,實施設備替換工程﹔周三白天稍作修整后,晚上到周四白天開啟新一輪的配置編寫﹔周四晚繼續投入設備替換。在這種“白+黑”的拼搏下,安慶市通信網絡的升級轉型得以平穩進行。
2020年,安慶“城市大腦”項目啟動,這也是全國第一個由運營商深度集成的城市大數據中台加城市指揮運營中心項目。當時已是技術骨干的彭一言帶領團隊成員駐扎政務中心,白天穿梭於60多個政府部門間對接系統,夜晚挑燈梳理數據歸集邏輯。在數據遷移攻堅階段,團隊連續數月每天工作至凌晨兩點,最終建成了安徽省首個市縣一體化城市大數據平台。
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創新突破。
知行合一,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創新突破
作為團隊領航者,彭一言深諳“獨行快,眾行遠”的真諦。他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關注團隊學習能力和業務水平的提升,還經常組織團隊培訓,分享新業務與新技術,拓寬團隊成員的視野和思維。
“要真正吃透一項技術,理論知識只是敲門磚,自己動手實踐才是硬道理。”這是彭一言在團隊管理中常說的一句話。在團隊雲計算能力培養中,彭一言始終強調兩件事——“動手搭建一朵雲”“常常思考何為雲”。
“單純的學習理論太容易遺忘了,知識隻有在實踐中才能深刻地學進自己的大腦。”為此,彭一言要求每一位團隊成員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雲計算平台,這些不做商用的平台成為成員們日常自我演練、提升能力的重要武器。
扎實的培育機制結出累累碩果。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團隊緊扣AI技術浪潮,前瞻布局大模型、機器視覺等前沿領域,目前已在理論學習、環境搭建、算法開發、項目支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並承接了10個本地DeepSeek場景應用的項目。
帶領一個團隊有什麼秘訣嗎?彭一言的回答質朴而有力。“沒有秘訣,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動員令,自己帶頭干,成員自然就會迎頭趕上了。”他說。
這種“帶頭沖鋒”的實干精神,鑄就了團隊獨特的戰斗力。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人獲得高級職稱,被市委、市政府聘為外聘專家,被評為中國電信安徽公司二級專家﹔團隊還獲得中國電信安徽公司“星光班組”、安慶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徐華勝 夏園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